|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18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谍战”60年之不俗黎明前(中华工商时报)
转载于黎明前贴吧
http://tieba.baidu.com/f?kz=917860060
一个老谋深算的局长和五个精明能干的处长,一个智慧坚定的水手和一群纪律严明的成员,一场风云变幻的生死较量,两个阵营真假难辨。战友与对手、忠诚与背叛、迷局与陷阱、杀戮与救赎,继《潜伏》之后,又一部不俗的谍战戏——《黎明之前》出现了。
几乎完全统一的故事背景,几近相似的故事情节,翻来覆去已经没有新意的桥段,谍战题材本不新鲜,新中国伊始,谍战戏就很多产,不过,《暗算》的出现,开始让人们领略到谍战戏的真正魅力,让观众看得惊喜连连,大有脑子终于开窍之感,之后的《潜伏》,更是让业界内外一致断言谍战戏再难拍,再到《黎明之前》,人们再次被折服,对人性的思考、拍摄手法的不断创新和编剧们绞尽脑汁设计的迷局,才是近年来让人耳目一新的谍战戏风靡各地电视台的关键。
“谍战”60年
中国的谍战戏经历过三次浪潮,这三个时期的时代特点都一目了然。
DIE 战戏的前身是反 TE 片。194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无形的战线》被公认为新中国第一部反TE电影。影片表达的“新中国成立了,不拿枪的DI人依然存在”的思想。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各大电影制片厂争相拍摄反 TE 片,由此形成反 TE 片的第一次浪潮。当时涌现出很多优秀的经典影片,如《神秘的旅伴》、《虎穴追踪》、《冰山上的来客》、《羊城暗哨》、《秘密图纸》等。
第二次浪潮则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内容比较程式化,故事通常发生在沿海某城市,多是 TE 务窃取机密情报或制造破坏事件,最终被 WO 方**制服。这一时期的《黑三角》、《第十个弹孔》等都堪称经典。
影视界公认的第三次浪潮是从2002年开始,荧屏 DIE 战戏此起彼伏,经典不断被翻拍,如《夜幕下的哈尔滨》、《DI 营十八年》、《一双绣花鞋》。但是,自从2006年之后,《暗算》将观众的期望和标准抬上一个高点,很多人称今后将再无谍战戏能超越《暗算》,不过,2008年底的《潜伏》给了全国观众又一个惊喜,对此剧的好评和追捧如过江之鲫,中国电视剧的编剧和制作水平已然达到世界水平。到了2009年,随着《潜伏》的持续热播,《风声》的票房大卖,谍战题材遍地开花,达到了鼎盛时期。有数据显示,2009年有50多部谍战戏在全国各频道播出。
几十年来,很明显的一个变化是过去的 DI 特或 GMD 官员都相貌 WEI SUO,反派一目了然,WO 方英雄都相貌堂堂、智勇双全;而现在,在一些敌对势力人物的刻画上,要温情得多。《潜伏》中的吴站长虽然在看起来老谋深算,可是用老 JIAN 巨猾来形容着实有点过,他对余则成的信任和提携让人甚至产生一些惋惜之情;《地上地下》中的GMD 保密 局沈阳站站长徐寅初和《黎明之前》中的谭忠恕显得更加深沉和狡猾,但是他们面对妻儿时作为一家之长的责任让人看了仍讨厌不起来。
特别是最近两年,正反角色都有比较立体的性格刻画,特别强调他们的忠诚信仰,而不是简单地区分好人坏人。
《黎明之前》有“美剧范儿”,镜头碎、角度多,一集900多个镜头的频繁切换,美剧式凌厉紧凑的剪辑风格,层出不穷的倒叙、插述,这些还只是表面功夫。事实上,中国的 DIE 战剧从《暗算》到《潜伏》和《黎明之前》,其心理分析手段的运用已经远远高于美剧,中国电视剧行业里可谓藏龙卧虎。
不过,许多观众仍认为,《黎明之前》在情节设置合理性上的欠缺以及主人公塑造方面的疲弱,成为其软肋,使得《黎明之前》在完美度上虽优于一般的平庸之作,却逊色于《潜伏》。
黑与白
这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黑与白。时代的无力感中,人物如同跳着一曲旋转舞,无论舞步是否笨拙,但最终每个人都会交错。
特别是在那个特定的背景中,很难定义一个人,善恶总是相互交织的。
无怪信仰不同,效忠不同,但对生命同样充满盛赞。比如对兄弟情的颂扬,无怪目标不同,道德观不同,但对情分,同样充满珍惜。
戏剧中的人本应该是极致的,那些被放大的矛盾冲突在人物性格中凸显,非黑即白,我们过去习惯于去这样看待问题。
在水手的墓前,刘新杰和谭忠恕安静矗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如果将来能回来,一定要在这个碑上刻下水手的名字。夕阳下,两个人行了标准的军礼。树林的甬道上一前一后的车子里,两个人都安静的没有说话,分手的路口,两个人用日文不约而同地互道“再见”,这一别,即是永恒。那一刻,无关信仰,流动的,是一种兄弟的情怀。
到最后,我们发现,原来他们彼此早知道对方的位置,舍不得去捅破的,只是那段情分。
不管是《潜伏》,还是《黎明之前》,剧中人物都是充满人性和真实感的。《潜伏》的敌我双方之间的斗争背景越来越模糊,马奎很勇猛,李涯的形象更令人难忘,冷血、专业、狂热,《黎明之前》中同样有一个李伯涵,他比李涯更冷酷、更狂热。和李涯比起来,李伯涵少了一些悲情,多了几分卑鄙,他在最后的众叛亲离,蒙冤受屈,完全是自己心狠手辣野心过甚的咎由自取,因此,李涯的死,让观众会有一丝惋惜之意,但是李伯涵的死,则是大快人心的结果。
《黎明之前》在整个故事中,更看重对人情的表露。假公济私的齐佩林,演得让人怎么都讨厌不起来,一出场就令观众捧腹;单纯仗义的大浦除了埋头钻研技术,他的快乐就是和刘新杰、齐佩林喝喝小酒逗逗闷子说说女人,然后联手找机会修理李伯涵,他拥有着纯真笑容、出场必吃,为这部情节紧张的谍战剧增添了不少欢乐,他的每次出场都会“萌”到观众;业务能力极强、做事又不择手段的李伯涵,虽然在局里人见人厌,但他的忠诚和无奈也让人恨不起来。
生存法则
一如《黎明之前》中的台词:在斗争中——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永远不要低估 DI 人的能力。
《潜伏》中 JUN 统内部同僚互相提防、倾轧、勾心斗角的官场沉浮记被比做现代版的办公室政治,同样,《黎明之前》中一些影射职场人际关系的“攻略”更被人津津乐道,备受追捧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它影射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先做人、再做事”、“建立婚姻裙带关系”等等都成为现代职场人的生存宝典。
《潜伏》出了个天津站,《黎明之前》则出了个 GMD 情报局第八局,刘新杰在八局里就像个职场精英,他和余则成一样,之所以能潜伏多年不被人怀疑,靠的就是“做人”——他在八局是个“好好先生”,身为总务处长,对同事的贪赃枉法睁只眼闭只眼;他不仅与同事成为朋友,更能与上司结成生死之交——为上司保守秘密,为上司垫付支出,和上司的家人打得火热;人前,他一直装成“战后残障人士”,不仅“半聋”还“健忘”,实际上,靠着这两项“缺陷”掩护,他反倒比一般人知道得更多。
除了刘新杰,八局办公室里其他人也不是吃素的——谭局长比《潜伏》中的吴站长更老谋深算,他不信任任何人,坚持“权力分摊”原则,不让任何一个部下形成势力垄断;行动处处长李伯涵,才干出众、勤勤恳恳,做事果断决绝,却是一个悲剧人物,孤傲、冷漠、没人缘的他,最终众叛亲离、蒙冤受屈,死在自己人的手上;情报处处长齐佩林,八面玲珑,善于交际,在遭遇办公室风云突变时能屹立不倒,职位不降反升;除此之外,业务骨干孙大浦,单纯憨厚,不对任何人构成威胁,也能混得情报局的好人缘,谁也奈何不了他。
《黎明之前》导演刘江对八局几位主人公一一解读:“李伯涵高傲,不怕得罪人,但人缘不好,最后很惨。齐佩林则是典型的生存之王,八面玲珑,业务不行,但他活得最好,他那么恨李伯涵,却还能笑脸相迎,这是他的本事。孙大浦相对单纯,技术上无可替代,他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威胁,大家也不会太提防他。马蔚然是一个比较知识分子气的军医,对大家不会造成威胁,所以大家也都对他好。谭局长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他常让部下互相检查,一个项目到一阶段就换人,他要完全控制,这是他的领导哲学。至于人际交往最“厚黑”的刘新杰,作为卧底,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大家交朋友。”
间谍人格
他枕头底下永远放着枪,半夜骤然惊醒,总是刻意摸摸。对于间谍而言,他注定只能带着镣铐在另一个世界里独舞。
如果不解开谜底,也许,你从来不知道,一直隐藏在你身边,每天对你笑的那个人,却在黑暗中给你致命的一刀。义气、朋友、忠诚、责任,对于间谍来说,需要分裂来对待。这是谍战戏最擅长运用的元素,于是有了《黎明之前》里的刘新杰,有了余则成。
主演《暗算》的柳云龙说,一部好的谍战剧的构成要素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还有对间谍这个职业的了解,因为涉及到不少这方面的专业技术,如果做不好,观众不会相信。要关注故事和场面背后的东西,不能光顾着吸引眼球,我实际上更关注的是能否表达出人性的美。
《黎明之前》的刘新杰游刃有余,如鱼得水,他在信仰和情感间游弋,带着所有寻常人都会犯的通病,纠结甚至崩溃。主演吴秀波说,舍生取义不是剧里颂扬的,因为在那伟大的赴死背后,镜头里展现的,更多的是生者的无奈。推诿,算计也不是剧里表现的,剧中,即使是GMD第八局的每一个人,也都是一个个充满缺点的矛盾体,为了份情意紧紧地抱团,尔虞我诈都在表面。
许多网友推崇的不只是谍战过程中的惊心动魄,DI我两方的兄弟情谊似乎更为动人。刘新杰和谭忠恕不仅是军校同学,而且有生死之交。同时,在军情八局,10年时间让许多“同事”将他视为兄弟。也正因为如此,刘新杰一方面怀着对党的赤胆忠诚坚守着自己的使命,同时也因为负担了“同事”们的情谊而内心产生了激烈的斗争。这种兄弟对垒、亲人敌对带来的情感上的撕扯,是先前包括《暗算》、《潜伏》在内的谍战剧都不曾涉足的,可以说拓展了谍战剧的新空间。
解放区的人是他的同事,但他不熟悉,而他跟他身边的人的友谊一定有真的成分,却不在一个立场,这对一个人很残酷。
刘新杰的世界,表面静默无声,暗里惊心动魄。再没有人,比他更像一个演员:他不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要活得醉生梦死;他不能喜怒形于色,阿九之死,他从烧焦的尸体前走过,极度伤痛却要装作满不在乎;当有一丝心动的女孩顾晔佳死在他的怀里,他却失控地嚎哭,呢喃着说“你甚至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字。”
写作者
“真的,这个剧本绝对是原创!”《黎明之前》的编剧黄柯最近不停地回答着大家的YI HUO,因为有媒体报道说《黎明之前》剧本是根据麦加的小说改编的。
对于谍战小说的写作者,人们对他们的智慧一直给予充分的肯定。最多产的作家麦家的主要作品就有很多被称为经典并给予高度评价和“礼遇”,比如《解密》、《暗算》、《风声》、《紫密黑密》等。他的作品《风声》在《人民文学》2007年10月刊首发刊出,开《人民文学》创刊60年之先河——整本刊物只刊登一部长篇小说。
在频繁的斗智斗勇中找出答案,需要进行大量 SUO 碎甚至痛苦的逻辑推理。这就是谍战故事经久不衰的最重要因素。
在龙一的作品《潜伏》中,危机四伏、如履薄冰的 DIE 战故事吸引着观众跟随巧妙布防 BO 开层层谜团,主人公余则成心思缜密、缕缕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的天才智能令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黎明之前》同样胜在故事编排,剧中融入了许多福尔摩斯式的心理分析及美剧式凌厉紧凑的剪辑风格,让观众快速陷入一种紧迫的情绪中。
《黎明之前》是一出透彻的男人戏,权力于望中挣扎的男人总是最得人心。该剧中的推理手段多样而新奇,故事结尾,水手上演的反间计更是全剧最出人意料又最具争议的桥段。全剧不仅仅局限在敌我对抗,还引入更深邃的情感和心理世界,还包括信仰坚守、男人情谊、人性挣扎……
编剧黄珂是一个纯粹的“侦探迷”,同时也是一个技术控,还是一个武器迷,在这些方面非常专业。黄珂说,《黎明之前》其实受英国间谍小说家勒卡雷的影响更深。他也会看《迷失》、《犯罪现场》、《合伙人》等美剧,会去留意技术方面的知识,“真实的特工技术剧里用得比较多、比较像、比较真吧。我平时就关注毒物学,像庄云清的假死,用‘适量的氯化钾能够引发心脏骤停’是经得起推敲的。审讯边日南(‘水手’的直接下线)的情节,他在注射某种药物后,失去了主动意识……**战争期间,‘中美合作所’在沙坪坝做过这样的试验。我平时注意搜集这些新奇的东西,但情节第一,情节需要什么,我就会去查找。”
黄珂很不认同像《黑玫瑰》之类的某些谍战剧把女性角色推到前台的设置,“那样会使整个戏变得很僵硬、很傻,挺危险的。海清曾经要求让她演‘水手’,我没同意,我觉得那样会很奇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