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亦非台

【讨论】黎明之前盛开国剧盛典

[复制链接]

0

主题

1293

回帖

1512

积分

白金长老

积分
1512
发表于 2010-11-18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汇报一下,看完了~~~
这个结局相比潜伏,我更喜欢这个
潜伏的结局太让人唏嘘不忆~~而这个剧中最后的双叉路口各自的选择却是很耐人寻味

说到喜欢的人
我先是喜欢刘新杰漫不经心的拿出小小的酒壶,仰头喝酒的画面
但同时也喜欢李伯涵与丁三在查案时的认真
还喜欢水手的稳重,淡泊的气场

说到吴秀波和林永健,原来去年在上海的影视基地玩的时候,都与他们擦身而过
一边是林永健在拍“老马家的幸福往事”
另一边是在拍追捕,但当时都不知道吴秀波这个人,只是匆匆的望几眼剧组搭的梯子与路人甲

35

主题

6521

回帖

8592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859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楼又有BUG?

顶一下

《黎明之前》:植根于温暖土壤的信仰

http://news.stnn.cc/c6/2010/1118/441163736.html

信仰植根在温暖的土壤里。这种温暖,是刘新杰身旁那些不知真实姓名的战友们,为了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新世界,用青春和鲜血浇灌出来的热量

  于振威

  谍战剧是抗战类型剧的衍生品。从《暗算》到《潜伏》,虽创作者构思迥异,但剧作主旨似乎从未改变:我党为何胜利,国民党缘何崩盘。将国家命题加诸小人物身上,以个人命运证明,我成你败是必然,形成一种典型的抗战剧创作思维模式。

  《黎明之前》虽然没有完全摆脱这种模式,但至少跳出了谍战剧创作的桎梏摒弃权术争斗,弱化情感纠葛。它呈现的,是国共双方特工在既定历史命运之下、谍战最专业的技术手段基础之上,关乎信仰与忠诚的精神鏖战。

  《黎明之前》从开始就搬出精神对决的概念。它没有像一般的电视剧,将主人公极力排除在嫌疑之外。故事伊始,刘新杰就处于被怀疑的漩涡中心。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意念,潜伏者很难支撑到最后。就如国民党军情第八局局长谭忠恕所说:潜伏者一开始有的是兴奋和欺骗对手的自豪感,但继续下去便是对危险的恐惧。刘新杰面对的不只是恐惧,当战友直接或间接死于己手而自己只能眼含热泪敲打摩斯密码时,强烈的罪恶感和沮丧感才是最容易使人丧失心智的。这时,信仰便凸显出强大的力量,使他从痛苦中一次次爬起来。随着牺牲战友的痛苦的增加,这种信仰的力量愈发强大,使他在最后关头敢于以必死之心实现乾坤逆转。

  《潜伏》中余则成因情而生信仰,《黎明之前》里刘新杰却是因信仰而成长信仰。信仰从来不是无缘无故的,它植根在温暖的土壤里。这种温暖,是刘新杰身旁那些不知真实姓名的战友们,为了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新世界,用青春和鲜血浇灌出来的热量。死去的人肉体泯灭,信仰的力量便嫁植到活的人身上。这种信仰的嫁植,是刘新杰痛苦的源泉,因为每一次嫁植,都必须以感情的撕扯和削减为代价。这样的痛苦,同样也发生在“水手”身上。

  无数剧评诟病结局的仓促:精妙的编剧,怎会让“水手”以生命设局,却只为一场欺骗?明察秋毫的谭忠恕,何以在最接近真相的地方溃败?正方战胜反方这样一个结局,难道就是如此错综复杂的剧情给我们的交代?

  “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如果理解了惠特曼的这句话,你就会发现这样的结局恰恰是《黎明之前》值得称道的地方。谭忠恕数次提及,只有自己和刘新杰在那场惨烈悲壮的战争中活了下来。他们的信仰在战火的淬炼后变得无比坚挺。谭忠恕是一个纯粹的军人而非政客,他的终极信仰与刘新杰,甚至与共产党人是一致的国家、民族。国民党节节败退并不足以让谭忠恕丧失信仰,但是当“水手”提及刘新杰这个名字时,谭忠恕修建的信仰长城开始出现裂痕。与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竟然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去效忠这个信仰,而且看起来这种选择确实是对的。谭忠恕发现自己被信仰遗弃了,这是他无法接受刘新杰就是卧底的最深动因。

  信仰因温暖而成长,也因寒冷而枯萎。当欧阳秉耀和李伯涵上演了一出争权夺位的闹剧,谭忠恕彻底心灰意冷,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忠诚献给党国,把信仰转给新杰。所以,谭忠恕明知刘新杰是卧底,却依旧帮刘开脱,并不是出于所谓兄弟情义,而是为了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信仰托付于刘。

  之前的谍战剧,最终往往演变到信仰的较量,胜负的天平也往往是因为信仰的高下而倾斜的。在这一点上,《黎明之前》做得更纯粹:它抛开“信仰高低”的论断,将谭忠恕和刘新杰如同《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立青与立仁,没有所谓“主义”的沟壑,却信念不一、势均力敌设定在一个尴尬的历史时刻,进行一场精神保卫战。对刘新杰而言,他走投无路又无可奈何,在迷失和死亡的恐惧中拼命挣扎,因为这是一名潜伏特工的职责;对谭忠恕而言,他原本占尽了天时地利,又坐拥八局的精英集团,却也不得不在历史的滚滚车轮面前低头。在谭忠恕与刘新杰之间,没有失败者,也没有胜利者。

  分别之后,两人再未谋面,谭忠恕被软禁终生,却并不悲哀,他的信仰,在祭奠“水手”的那个早上,已经移交到刘新杰这个出生入死的兄弟心中,并且一直成长,从未停歇
我猪回来了

35

主题

6521

回帖

8592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859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日报已经第三次报道黎明之前了

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41/13246288.html

中国谍战影视剧何以风行?谍战剧让影视回归信仰

记者  宋  冰



2010年11月18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①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⑧

  继《暗算》、《夜幕下的哈尔滨》、《潜伏》等谍战电视剧持续火爆荧屏后,银幕上又开始《风声》大作,《秋喜》、《东风雨》一拥而上,令观众应接不暇。近期,《隐形将军》、《黎明之前》等谍战剧再掀收视高潮,随后又传出《潜伏》将拍电影版、《风声》将拍前传和续集……一时之间,中国银幕内外真可谓谍影重重,这些谍战片究竟何以风行?
  谍战片的曾用名“反特片”
  追根溯源,谍战片是有近30年历史的反特片在新世纪的新发展。
  194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无形的战线》,讲述东北解放之后,公安机关与伺机进行破坏的国民党特务的斗争,这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反特电影。片尾打出毛主席语录:“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以后,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他们必然地要和我们作拼死的斗争,我们决不可以轻视这些敌人。”则成为此后反特片的创作动机和指导思想。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各大电影厂争相拍摄反特片,《神秘的旅伴》、《冰山上的来客》、《秘密图纸》、《羊城暗哨》纷至沓来……“文革”过后,反特电影再度出现,有了《南海长城》、《黑三角》等作品,但是势头明显减弱。
  这两次反特片浪潮,都有一致的时代背景和固定的叙事模式,故事通常发生在1949年后,以敌对势力对新生政权的破坏颠覆为主要线索,以公安机关的胜利为最终结局,最大的悬念通常建立在幕后指使者的曝光上。
  这个时期的反特片,人物脸谱化是统一的诉求,打入敌人内部的警察,通常相貌堂堂、英气逼人,破坏者则形容猥琐、丑陋古怪。故事内容不试图探究人物的内心,感情表达点到为止,没有过多的情感纠葛。
  反特片向谍战片蜕变
  上世纪90年代后到新世纪的今天,反特片逐渐演变为谍战片,最显著的变化是故事的时代背景常常向前推到了1949年前,如《无悔追踪》、《誓言无声》、《暗算》等,多半发生在1949年前,单一的“特务”身份被双方的“谍报人员”身份替换了。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有了人性化的诉求,在侦破片和惊险片中,公安局长开始患上胃病,侦查员则要面对妻子无休止的责难和不理解。90年代后,这种人性化追求有了更复杂的形式,谍战片的主人公一改以往的高大全形象,有了弱点有了欲望,主人公的爱恨纠葛,常常占据了大部分篇幅。
  有观众认为,《潜伏》中的政治气味甚至淡化到了它会被当作职场教育片的地步。而《黎明之前》也彻底颠覆了以往反特片脸谱化的系统,比如反派人物陆军情报第八局局长谭忠恕,他身为国民党情报高官,其实仅在职务行为中是个反派,抛开职业他是个极好的男人,对妻子关爱,对信仰忠诚,对兄弟仗义。
  可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以往反特片中一面倒的政治立场,也演变得立体和客观起来。
  谍战剧让中国影视回归信仰
  新世纪的谍战片,不管剧情怎么变化,不管人物关系如何复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信仰。
  《潜伏》中有一句经典的话:“信仰是无底的深海。”《黎明之前》同样是关于信仰的。《风声》影片结尾是一段中共地下党员(已牺牲)的旁白:“老鬼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信仰,这是一个特殊的名词,也是现代社会最缺乏的东西之一,著名影视研究学者、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认为:“中国影视高扬起了信仰的旗帜,进入了信仰时代。”
  时统宇说:“中国影视回归信仰,至少有这样两点启迪:一,现实中的种种丑恶现象有其深刻的信仰危机原因。二,我们开始了中国式大片的人间正道——用一个感人的故事去演绎中国精神。当我们这个民族在整体和远景范畴上不差钱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信仰、精神、意义来内聚力量,鼓舞斗志,引领风尚。而在这其中,影视产品所起到的作用独到而独特,我们需要在信仰的层面从头起航。”
  谍战电影大片《风声》导演高群书说,如今中国电影极度缺乏主流价值观,而谍战片或反特片所代表的,正是这个时代缺失、又急需的主流价值观——一种信念和坚持。他认为,作为一种新的类型片,谍战才刚刚开始。
  谍战剧警惕“扎堆”
  尽管今天的谍战片为影视业取得了不少的票房,但是谍战片的扎堆仍旧让人有些审美疲劳。谍战片,不得不面对跟风严重的局面。谍战片走红之后,跟风者不胜枚举。多年以来,中国的电视剧一直都陷在“炒红一个,跟烂一个,再找一个”的恶性循环中。以前的革命题材、战争题材、军旅题材等等无不如此。不管是再好的题材,再高的立意,都经不起大量跟风的消磨,再多感动也变得麻木了。
  《黎明之前》的导演刘江认为,寻找新的突破口并不容易,刘江说:“我是站在编剧的肩上找到了破解密码,即追捧美剧一代的视听习惯:快速的镜头切换、不断倒叙、反转的情节逼近以及大量纯侦破技术的真实再现,抛下无数诱人的鱼饵,勾着观众的好奇心直到剧终。”
  刘江的新尝试或者真的成功了,美国电视剧大片式的手法和感觉多少让观众觉得不太一样,但这毕竟只是个例,更多的谍战戏正在上演或者将要上演,他们同样要面对创新的难题,他们的突破口又在哪里?谍战戏未来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这不得不引起广大创作者的深思。
  图①⑦为电视剧《黎明之前》剧照;图②⑥为电视剧《潜伏》剧照;图③为电影《黑三角》剧照;图④为电影《羊城暗哨》剧照;图⑤为《秘密图纸》剧照;图⑧为电影《风声》剧照。
我猪回来了

35

主题

6521

回帖

8592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859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nermm_1983 于 2010-11-18 15:37 发表
我也来汇报一下,看完了~~~
这个结局相比潜伏,我更喜欢这个
潜伏的结局太让人唏嘘不忆~~而这个剧中最后的双叉路口各自的选择却是很耐人寻味

说到喜欢的人
我先是喜欢刘新杰漫不经心的拿出小小的酒壶,仰头喝酒 ...


http://t.sina.com.cn/1829886203

黎明之前的另一个结局,是吴秀波自己写的,当然也是拍出来的,只是这个结局是不会放出来的

感觉和潜伏有些相似,很让人难受。但这样的结局是太不主流和河蟹了,肯定不会放的

对了,吴秀波应该还会继续在上海拍戏,拍六六的《心术》,讲医患关系的

据说是华山医院,不过最多华山医院是个外景吧,这次上海火烧事件,华山医院没工夫理会剧组了吧

[ 本帖最后由 亦非台 于 2010-11-18 15:54 编辑 ]
我猪回来了

0

主题

1293

回帖

1512

积分

白金长老

积分
1512
发表于 2010-11-18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亦非台 于 2010-11-18 15:51 发表


http://t.sina.com.cn/1829886203

黎明之前的另一个结局,是吴秀波自己写的,当然也是拍出来的,只是这个结局是不会放出来的

感觉和潜伏有些相似,很让人难受。但这样的结局是太不主流和河蟹了,肯定不会放 ...


他的围脖,我围观了,也看了他写的
原来那是另一个结局啊
你不说,我到现在还是不明白他写的啥

心术,感觉这个题材也是个敏感的,跟当初的蜗居一样
这个剧,好像有张萌,于毅,方中信的加入
也是一堆实力演员的汇合啊

35

主题

6521

回帖

8592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859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nermm_1983 于 2010-11-18 16:43 发表


他的围脖,我围观了,也看了他写的
原来那是另一个结局啊
你不说,我到现在还是不明白他写的啥

心术,感觉这个题材也是个敏感的,跟当初的蜗居一样
这个剧,好像有张萌,于毅,方中信的加入
也是一堆实力 ...


没有犀利的笔触,有人说六六是为医生洗白,我觉得最特别的是,刚刚杭州还发生了USB泄漏事件,医药公司给各个医院的回扣,礼物,医院各个处的医生名字全在那里。。。。不过我们国家的医疗体制,医生的职业道德,也不是一个两个医生所造成的,大环境在那里,没办法。

六六笔下的二师兄,霍思邈倒是绝对有个性,也完全能想象他演出来是什么样子。六六说她不爱吴秀波,但是爱霍思邈。就看怎么拍了。韩日的那些医学剧,还有TVB的妙手仁心这些,光是手术视觉上给人的感官就很刺激了,国内的医学剧没看过,也不知道会怎么拍
我猪回来了

2

主题

1169

回帖

1422

积分

白金长老

积分
1422
发表于 2010-11-18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亦非台 于 2010-11-18 15:44 发表
谭忠恕明知刘新杰是卧底,却依旧帮刘开脱,并不是出于所谓兄弟情义,而是为了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信仰托付于刘。.

看到这剧评,我疑惑了,
老谭最后知不知道刘新杰就是卧底啊?
最后反转成李伯涵多少有些牵强,而刘新杰身上也疑点太多
但说老谭明知是卧底,依旧开脱,又不像是他做出来的
大浦是愚忠,老谭尽管有过对工作对选择的怀疑,但还不至于自我否认,虽然最后他说信仰已死。

35

主题

6521

回帖

8592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859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触不到夏天 于 2010-11-18 20:07 发表

看到这剧评,我疑惑了,
老谭最后知不知道刘新杰就是卧底啊?
最后反转成李伯涵多少有些牵强,而刘新杰身上也疑点太多
但说老谭明知是卧底,依旧开脱,又不像是他做出来的
大浦是愚忠,老谭尽管有过对工作对选 ...


我觉得老谭在,齐帅、大浦分析推理后,刘新杰回来的时候,他也最多50%相信

水手说这究竟是个布局,迟早会发现的,而且那是老谭啊。所以,过不了多久就会发觉的。而在水手墓前那段对话,再清楚不过,刘新杰向其坦白身份了,而老谭也没选择效忠他的信仰,把这个卧底给怎么样。如果是无间道的话,就是两枪对决了吧

八局各个都是精英,有人说按国军按八局这般的人才,最后为什么还是溃败。大势所趋,没办法。

也正是因为放走刘新杰,而木马计划又被破坏,所以老谭去了那里,受到长期审查和软禁。。

不过就如rixiang,这一场博弈,没有赢家。水手组织全军覆,031活了下来,他有他的信仰,相信会有一片崭新的天地,而事实上呢?他的命运实在无法想象度过那一场场的政治劫难
我猪回来了

35

主题

6521

回帖

8592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859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谍战”60年之不俗黎明前(中华工商时报)

转载于黎明前贴吧
http://tieba.baidu.com/f?kz=917860060

一个老谋深算的局长和五个精明能干的处长,一个智慧坚定的水手和一群纪律严明的成员,一场风云变幻的生死较量,两个阵营真假难辨。战友与对手、忠诚与背叛、迷局与陷阱、杀戮与救赎,继《潜伏》之后,又一部不俗的谍战戏——《黎明之前》出现了。

     几乎完全统一的故事背景,几近相似的故事情节,翻来覆去已经没有新意的桥段,谍战题材本不新鲜,新中国伊始,谍战戏就很多产,不过,《暗算》的出现,开始让人们领略到谍战戏的真正魅力,让观众看得惊喜连连,大有脑子终于开窍之感,之后的《潜伏》,更是让业界内外一致断言谍战戏再难拍,再到《黎明之前》,人们再次被折服,对人性的思考、拍摄手法的不断创新和编剧们绞尽脑汁设计的迷局,才是近年来让人耳目一新的谍战戏风靡各地电视台的关键。

“谍战”60年
     中国的谍战戏经历过三次浪潮,这三个时期的时代特点都一目了然。

     DIE 战戏的前身是反 TE 片。194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无形的战线》被公认为新中国第一部反TE电影。影片表达的“新中国成立了,不拿枪的DI人依然存在”的思想。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各大电影制片厂争相拍摄反 TE 片,由此形成反 TE 片的第一次浪潮。当时涌现出很多优秀的经典影片,如《神秘的旅伴》、《虎穴追踪》、《冰山上的来客》、《羊城暗哨》、《秘密图纸》等。

     第二次浪潮则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内容比较程式化,故事通常发生在沿海某城市,多是 TE 务窃取机密情报或制造破坏事件,最终被 WO 方**制服。这一时期的《黑三角》、《第十个弹孔》等都堪称经典。

     影视界公认的第三次浪潮是从2002年开始,荧屏 DIE 战戏此起彼伏,经典不断被翻拍,如《夜幕下的哈尔滨》、《DI 营十八年》、《一双绣花鞋》。但是,自从2006年之后,《暗算》将观众的期望和标准抬上一个高点,很多人称今后将再无谍战戏能超越《暗算》,不过,2008年底的《潜伏》给了全国观众又一个惊喜,对此剧的好评和追捧如过江之鲫,中国电视剧的编剧和制作水平已然达到世界水平。到了2009年,随着《潜伏》的持续热播,《风声》的票房大卖,谍战题材遍地开花,达到了鼎盛时期。有数据显示,2009年有50多部谍战戏在全国各频道播出。

     几十年来,很明显的一个变化是过去的 DI 特或 GMD 官员都相貌 WEI SUO,反派一目了然,WO 方英雄都相貌堂堂、智勇双全;而现在,在一些敌对势力人物的刻画上,要温情得多。《潜伏》中的吴站长虽然在看起来老谋深算,可是用老 JIAN 巨猾来形容着实有点过,他对余则成的信任和提携让人甚至产生一些惋惜之情;《地上地下》中的GMD 保密 局沈阳站站长徐寅初和《黎明之前》中的谭忠恕显得更加深沉和狡猾,但是他们面对妻儿时作为一家之长的责任让人看了仍讨厌不起来。

     特别是最近两年,正反角色都有比较立体的性格刻画,特别强调他们的忠诚信仰,而不是简单地区分好人坏人。

     《黎明之前》有“美剧范儿”,镜头碎、角度多,一集900多个镜头的频繁切换,美剧式凌厉紧凑的剪辑风格,层出不穷的倒叙、插述,这些还只是表面功夫。事实上,中国的 DIE 战剧从《暗算》到《潜伏》和《黎明之前》,其心理分析手段的运用已经远远高于美剧,中国电视剧行业里可谓藏龙卧虎。

     不过,许多观众仍认为,《黎明之前》在情节设置合理性上的欠缺以及主人公塑造方面的疲弱,成为其软肋,使得《黎明之前》在完美度上虽优于一般的平庸之作,却逊色于《潜伏》。

黑与白
     这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黑与白。时代的无力感中,人物如同跳着一曲旋转舞,无论舞步是否笨拙,但最终每个人都会交错。

     特别是在那个特定的背景中,很难定义一个人,善恶总是相互交织的。

     无怪信仰不同,效忠不同,但对生命同样充满盛赞。比如对兄弟情的颂扬,无怪目标不同,道德观不同,但对情分,同样充满珍惜。

     戏剧中的人本应该是极致的,那些被放大的矛盾冲突在人物性格中凸显,非黑即白,我们过去习惯于去这样看待问题。

     在水手的墓前,刘新杰和谭忠恕安静矗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如果将来能回来,一定要在这个碑上刻下水手的名字。夕阳下,两个人行了标准的军礼。树林的甬道上一前一后的车子里,两个人都安静的没有说话,分手的路口,两个人用日文不约而同地互道“再见”,这一别,即是永恒。那一刻,无关信仰,流动的,是一种兄弟的情怀。

     到最后,我们发现,原来他们彼此早知道对方的位置,舍不得去捅破的,只是那段情分。

     不管是《潜伏》,还是《黎明之前》,剧中人物都是充满人性和真实感的。《潜伏》的敌我双方之间的斗争背景越来越模糊,马奎很勇猛,李涯的形象更令人难忘,冷血、专业、狂热,《黎明之前》中同样有一个李伯涵,他比李涯更冷酷、更狂热。和李涯比起来,李伯涵少了一些悲情,多了几分卑鄙,他在最后的众叛亲离,蒙冤受屈,完全是自己心狠手辣野心过甚的咎由自取,因此,李涯的死,让观众会有一丝惋惜之意,但是李伯涵的死,则是大快人心的结果。

     《黎明之前》在整个故事中,更看重对人情的表露。假公济私的齐佩林,演得让人怎么都讨厌不起来,一出场就令观众捧腹;单纯仗义的大浦除了埋头钻研技术,他的快乐就是和刘新杰、齐佩林喝喝小酒逗逗闷子说说女人,然后联手找机会修理李伯涵,他拥有着纯真笑容、出场必吃,为这部情节紧张的谍战剧增添了不少欢乐,他的每次出场都会“萌”到观众;业务能力极强、做事又不择手段的李伯涵,虽然在局里人见人厌,但他的忠诚和无奈也让人恨不起来。
生存法则

     一如《黎明之前》中的台词:在斗争中——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永远不要低估 DI 人的能力。

     《潜伏》中 JUN 统内部同僚互相提防、倾轧、勾心斗角的官场沉浮记被比做现代版的办公室政治,同样,《黎明之前》中一些影射职场人际关系的“攻略”更被人津津乐道,备受追捧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它影射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先做人、再做事”、“建立婚姻裙带关系”等等都成为现代职场人的生存宝典。

     《潜伏》出了个天津站,《黎明之前》则出了个 GMD 情报局第八局,刘新杰在八局里就像个职场精英,他和余则成一样,之所以能潜伏多年不被人怀疑,靠的就是“做人”——他在八局是个“好好先生”,身为总务处长,对同事的贪赃枉法睁只眼闭只眼;他不仅与同事成为朋友,更能与上司结成生死之交——为上司保守秘密,为上司垫付支出,和上司的家人打得火热;人前,他一直装成“战后残障人士”,不仅“半聋”还“健忘”,实际上,靠着这两项“缺陷”掩护,他反倒比一般人知道得更多。

     除了刘新杰,八局办公室里其他人也不是吃素的——谭局长比《潜伏》中的吴站长更老谋深算,他不信任任何人,坚持“权力分摊”原则,不让任何一个部下形成势力垄断;行动处处长李伯涵,才干出众、勤勤恳恳,做事果断决绝,却是一个悲剧人物,孤傲、冷漠、没人缘的他,最终众叛亲离、蒙冤受屈,死在自己人的手上;情报处处长齐佩林,八面玲珑,善于交际,在遭遇办公室风云突变时能屹立不倒,职位不降反升;除此之外,业务骨干孙大浦,单纯憨厚,不对任何人构成威胁,也能混得情报局的好人缘,谁也奈何不了他。

     《黎明之前》导演刘江对八局几位主人公一一解读:“李伯涵高傲,不怕得罪人,但人缘不好,最后很惨。齐佩林则是典型的生存之王,八面玲珑,业务不行,但他活得最好,他那么恨李伯涵,却还能笑脸相迎,这是他的本事。孙大浦相对单纯,技术上无可替代,他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威胁,大家也不会太提防他。马蔚然是一个比较知识分子气的军医,对大家不会造成威胁,所以大家也都对他好。谭局长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他常让部下互相检查,一个项目到一阶段就换人,他要完全控制,这是他的领导哲学。至于人际交往最“厚黑”的刘新杰,作为卧底,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大家交朋友。”

间谍人格   
他枕头底下永远放着枪,半夜骤然惊醒,总是刻意摸摸。对于间谍而言,他注定只能带着镣铐在另一个世界里独舞。

     如果不解开谜底,也许,你从来不知道,一直隐藏在你身边,每天对你笑的那个人,却在黑暗中给你致命的一刀。义气、朋友、忠诚、责任,对于间谍来说,需要分裂来对待。这是谍战戏最擅长运用的元素,于是有了《黎明之前》里的刘新杰,有了余则成。

     主演《暗算》的柳云龙说,一部好的谍战剧的构成要素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还有对间谍这个职业的了解,因为涉及到不少这方面的专业技术,如果做不好,观众不会相信。要关注故事和场面背后的东西,不能光顾着吸引眼球,我实际上更关注的是能否表达出人性的美。

     《黎明之前》的刘新杰游刃有余,如鱼得水,他在信仰和情感间游弋,带着所有寻常人都会犯的通病,纠结甚至崩溃。主演吴秀波说,舍生取义不是剧里颂扬的,因为在那伟大的赴死背后,镜头里展现的,更多的是生者的无奈。推诿,算计也不是剧里表现的,剧中,即使是GMD第八局的每一个人,也都是一个个充满缺点的矛盾体,为了份情意紧紧地抱团,尔虞我诈都在表面。

     许多网友推崇的不只是谍战过程中的惊心动魄,DI我两方的兄弟情谊似乎更为动人。刘新杰和谭忠恕不仅是军校同学,而且有生死之交。同时,在军情八局,10年时间让许多“同事”将他视为兄弟。也正因为如此,刘新杰一方面怀着对党的赤胆忠诚坚守着自己的使命,同时也因为负担了“同事”们的情谊而内心产生了激烈的斗争。这种兄弟对垒、亲人敌对带来的情感上的撕扯,是先前包括《暗算》、《潜伏》在内的谍战剧都不曾涉足的,可以说拓展了谍战剧的新空间。

     解放区的人是他的同事,但他不熟悉,而他跟他身边的人的友谊一定有真的成分,却不在一个立场,这对一个人很残酷。

     刘新杰的世界,表面静默无声,暗里惊心动魄。再没有人,比他更像一个演员:他不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要活得醉生梦死;他不能喜怒形于色,阿九之死,他从烧焦的尸体前走过,极度伤痛却要装作满不在乎;当有一丝心动的女孩顾晔佳死在他的怀里,他却失控地嚎哭,呢喃着说“你甚至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字。”

写作者
     “真的,这个剧本绝对是原创!”《黎明之前》的编剧黄柯最近不停地回答着大家的YI HUO,因为有媒体报道说《黎明之前》剧本是根据麦加的小说改编的。

     对于谍战小说的写作者,人们对他们的智慧一直给予充分的肯定。最多产的作家麦家的主要作品就有很多被称为经典并给予高度评价和“礼遇”,比如《解密》、《暗算》、《风声》、《紫密黑密》等。他的作品《风声》在《人民文学》2007年10月刊首发刊出,开《人民文学》创刊60年之先河——整本刊物只刊登一部长篇小说。

     在频繁的斗智斗勇中找出答案,需要进行大量 SUO 碎甚至痛苦的逻辑推理。这就是谍战故事经久不衰的最重要因素。

     在龙一的作品《潜伏》中,危机四伏、如履薄冰的 DIE 战故事吸引着观众跟随巧妙布防 BO 开层层谜团,主人公余则成心思缜密、缕缕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的天才智能令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黎明之前》同样胜在故事编排,剧中融入了许多福尔摩斯式的心理分析及美剧式凌厉紧凑的剪辑风格,让观众快速陷入一种紧迫的情绪中。

《黎明之前》是一出透彻的男人戏,权力于望中挣扎的男人总是最得人心。该剧中的推理手段多样而新奇,故事结尾,水手上演的反间计更是全剧最出人意料又最具争议的桥段。全剧不仅仅局限在敌我对抗,还引入更深邃的情感和心理世界,还包括信仰坚守、男人情谊、人性挣扎……
   编剧黄珂是一个纯粹的“侦探迷”,同时也是一个技术控,还是一个武器迷,在这些方面非常专业。黄珂说,《黎明之前》其实受英国间谍小说家勒卡雷的影响更深。他也会看《迷失》、《犯罪现场》、《合伙人》等美剧,会去留意技术方面的知识,“真实的特工技术剧里用得比较多、比较像、比较真吧。我平时就关注毒物学,像庄云清的假死,用‘适量的氯化钾能够引发心脏骤停’是经得起推敲的。审讯边日南(‘水手’的直接下线)的情节,他在注射某种药物后,失去了主动意识……**战争期间,‘中美合作所’在沙坪坝做过这样的试验。我平时注意搜集这些新奇的东西,但情节第一,情节需要什么,我就会去查找。”

     黄珂很不认同像《黑玫瑰》之类的某些谍战剧把女性角色推到前台的设置,“那样会使整个戏变得很僵硬、很傻,挺危险的。海清曾经要求让她演‘水手’,我没同意,我觉得那样会很奇怪。”
我猪回来了

35

主题

6521

回帖

8592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859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许多观众仍认为,《黎明之前》在情节设置合理性上的欠缺以及主人公塑造方面的疲弱,成为其软肋,使得《黎明之前》在完美度上虽优于一般的平庸之作,却逊色于《潜伏》。
------------------------
这段不同意,就像作为武侠迷,你爱金庸也可以爱古龙,风格是完全不同的

黄珂很不认同像《黑玫瑰》之类的某些谍战剧把女性角色推到前台的设置,“那样会使整个戏变得很僵硬、很傻,挺危险的。海清曾经要求让她演‘水手’,我没同意,我觉得那样会很奇怪。”
---------------
之前一直认为海清没档期,不过这更像是黄珂被导演和吴秀波评价的那样,很有自己的坚持;如果海清是水手,那作为爱情来说更凄美,但是水手是女的话,那不是更加弱化了刘新杰了吗?且把一部男人戏弄的太过柔肠
我猪回来了

0

主题

1293

回帖

1512

积分

白金长老

积分
1512
发表于 2010-11-19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的剧评不错~~~楼主,推荐你去看“暗算”,尤其是“捕风”~~~那里面的心理战术太强了

35

主题

6521

回帖

8592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859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2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l黎明之前导演刘江的微薄

http://t.sina.com.cn/1841566337

同志们久违了!这几天确实是忙得我四脚朝天!经过一系列一系列~~的折腾,终于基本敲定由秀波来领衔《策反者》了,这是个好消息!《风语》被央视初审完了,评价很好!但是~~要改~~唉,折腾死了~~~
我猪回来了

0

主题

702

回帖

813

积分

黄金长老

积分
813
发表于 2010-11-22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亦非台 于 2010-11-22 14:01 发表
l黎明之前导演刘江的微薄

http://t.sina.com.cn/1841566337

同志们久违了!这几天确实是忙得我四脚朝天!经过一系列一系列~~的折腾,终于基本敲定由秀波来领衔《策反者》了,这是个好消息!《风语》被央视初 ...


看了这消息无比激动 波叔 注定要大发啊!八局男人又要一起飚戏了 !

35

主题

6521

回帖

8592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859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捕风者 于 2010-11-22 18:06 发表


看了这消息无比激动 波叔 注定要大发啊!八局男人又要一起飚戏了 !


六六今天半夜发文,心术停机了

难怪他有时间拍策反者

不知道为什么停机,剧本的问题和现在的不合时宜?

看了书,我是多么的喜欢霍思邈啊
我猪回来了

256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12284
发表于 2010-11-23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nermm_1983 于 2010-11-19 17:05 发表
上面的剧评不错~~~楼主,推荐你去看“暗算”,尤其是“捕风”~~~那里面的心理战术太强了




同推“暗算”,和潜伏的风格也很迥异

捕风篇相较前两篇,算是谍战性质了,蛮精彩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韩剧社区 ( 蜀ICP备14001718号 )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11-21 23:28 , Processed in 0.04455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