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5-24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夢裡不知身是客 —— 徐氏物語(八) EP17/18: {/ `7 ?' i1 q9 x4 A% r; w
0 P. k6 A: S9 k( w
- w4 J1 t* W7 {# \; |' o! W; d7 m3 a) F; \
5 W7 u4 G4 }' L7 e/ |
人生唯一能預知的,就是世事難料。 ——《料理鼠王》
; s* C$ ~8 Z& g& e+ z( ^$ y
6 p* G; c9 b7 P4 G, e9 n# R: ?" X$ S
我曾思考過很久,也始終不能太明白的一句話:情深不壽。有時這句話簡直可以當真理去相信。
) @0 X9 R' F3 |尤其是,根本沒有時間去面對自己的心的今天,生活的瑣事,既是情感的殺手,也是貌不驚人的救星。
5 Y/ v" p- u) w0 w; R寄予多高的厚望,若有所失時便會積累多深的遺憾,到頭來,反而不若隨性點好。9 N: X8 r/ p1 g$ E# Y$ q. ]
! D% w" d. Y2 Q6 r% B0 j' }
說的是戲,也是人。二者交相呼應,難以割裂。
9 P* l8 f; ]# P A1 ~8 z人們總是認為悲劇比喜劇要高級,悲劇很崇高,喜劇很庸俗。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 m" L; L& S0 e/ \: R
能供人們享受歡愉的東西太多太多了,哪還有功夫觀賞他人那平庸、瑣碎的喜悅?0 F$ S0 f, F$ `- |8 F, U+ A
可能供人排遣愁苦的東西古今中外也不外乎那麼幾樣:酒、性、詩、死亡。6 d* A2 H! X6 o/ e- ]
悲劇是文藝作品永恆的母題。於是,人們總是試圖將戲劇提升到振聾發聵的境界,在悲劇中讓觀眾的靈魂得到淨化……1 f [" f9 @. a
只是活在當下,我們已經越來越不喜歡被宏大敘事洗禮,而更甘願被細枝末節的亮點醍醐灌頂。
! z" Q+ ?7 l; Z$ G: ^悲劇與喜劇的界限模糊了,畢竟嘛,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 b; B! K( @7 z峽蝶穿花、蜻蜓點水般的的精微,似乎更符合時代需要。! ^0 [# y0 l: R& t% }
然能得“精微”二字之神,卻是極不易的,碎片化不是“精微”,用巧太過也不是“精微”。
0 r5 c5 j* Z# v$ S" s n# |說到這,恐怕你被我的“不知所雲”搞暈,其實我只是在發牢騷而已。
' T+ _) g; q- p! _愛情雨淅淅瀝瀝地落了二十集,太長 ……: I1 U4 p3 \, s5 m; a) n7 Y
* W y2 B Q- \# Z( y+ j$ c抱怨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太長,令原本就耐心匱乏的我,寫劇評變得越發頭痛。
2 `( v* A5 F/ l- [, }因為太長,而缺少我所需要的“精微”而源源不斷的營養,不得不搜腸刮肚,拼命腦補。
: g ?' M( ~" j1 W可是作為觀眾,抱著「應該被補腦」的想法,難道不是最正常的嗎?何況是我這麼庸俗的觀眾?( C' s- q: z, y) W" R, G; D
從未拒絕承認自己的三俗趣味,最近越發懷念那些花樣翻新的娛樂精神,倒也讓人在被娛樂中,有不少體悟。% i* d! h$ o5 B6 j. J6 p
怪只怪自己喜歡恪守“善始善終”,就算無法做到見微知著,無法堅持只欣賞長處,至少退而求其次,落得個“真”字吧。
4 x$ l" J# n) h/ j9 }2 ?/ O1 D7 c這種執拗,比之於尹導那股“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剛勁,如何?* | \+ }' r; k9 j3 }
+ l+ b4 N+ {3 o3 H4 A( o( u/ }7 J—— 玩笑話而已。人家是主,我是客,哪能相提並論?7 {+ z; r: B: O; I
但至少有一點是相同的,不管走到哪一步,都要給自己個完整的交代。
) M, o( O) r1 i& ~從始至終,我都很敬佩編導逆著潮流走的勇氣,不管效果是否盡如人意,出發點已然是「木秀于林」了。' _4 @7 u& t' x: _% P P
能一路看著這顆奇木生長,其實不乏樂趣,所以仍舊感激。
8 Z- ^) p; `+ a從中採擷的每一片樹葉上,密佈的紋路,都是以愛編織而成的,足矣。
) l9 b) {0 k$ n! V; `( I5 l$ o* C% ~$ i5 R2 e
5 t! d6 l4 Z; w
: ?% O( V9 H+ ~
>> 愛情如雨6 m+ G) e0 T' P/ n& L# r
2 M' M$ Y, P s: z; m
$ Q5 E0 g- J2 x. x Q d4 f9 `
0 U% ]: ~+ `) Q( N( H
4 h6 h4 b6 U, D* T4 a
8 J% [! ]6 r) }) O雨和愛很相似,下雨了,既會感到悲傷,也會感到幸福。
$ F" U2 V0 [( Y* j, Y& x4 e/ w
/ v& O$ g4 T/ d5 k& Y% E4 b }% T( g" c: V& W1 h- R% t, M' N+ w
這是70年代的允熙和仁河的臺詞,也是這部劇里最初始、最重要的比喻:愛情如雨。
. ?: K2 y4 B" V% c雨,其實是宿命的化身。然而,雨,不管有多麼重要,它畢竟只是線索,愛情,才是主題。
5 Q8 A. {; d0 ~7 y我們看到的一切衝突、矛盾、轉折、高潮,都是因為放不下愛,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 }& d, t! a4 z8 j愛與情,就像一個契符上的兩個字,被剖而為二,雙方各執一半,拼在一起,才叫契合。
$ }& o5 y: f0 b4 @. e6 a如果說共撐一把黃傘的仁河、允熙,是在一同避雨,含蓄婉轉地交流愛情里的幸福與悲傷的話,
" q$ l* v2 j r, V8 _" w8 K他們的子女,俊與夏娜,就是索性雙雙淋著雨,迎面盡情感受愛情里的酸甜苦辣。
1 R1 C- l7 c9 s0 o; ^這是古典與現代,在觀念與作風上的區別,也是本劇著力突出與彰顯的要點。' j5 N5 K5 [$ W5 ]. {5 w
6 x5 `. r, T# h* L" f {: B
在俊和夏娜的愛情里,始終是前者作為引導者,而後者作為決定愛情命運的配合者。4 C* v# \% G+ B
EP17,編劇以夏娜與學長的對戲,明確交代了她的性格:我是很不善於做選擇的人,但下了決心的話,就會做好。9 w0 _% q. n( R/ `/ C: T' U
一句話似乎就解決了因此而造成的前幾集分分合合的不痛快,言之有理,但依舊失之拖沓,扳不回我扣掉的分。9 f8 Z% P2 j0 U$ W) b: C
相比之下,儘管徐俊桀驁不馴,是個以“意志”為先,甚至有些自私的傢伙,但他的變化卻更容易讓人認同。2 J5 X1 d% Z( F- U8 x
思前想後,他最大的魅力是什麽,或者說,讓人感受最強烈的特點是什麽呢?我感受到的是:坦然。' M# G( N) c8 q
對父親、母親、夏娜,不管是是逃避、怨恨、憐惜、折磨、深愛,這些情緒都不能驅使他的“意志”退讓。
. B' u& L3 u! Q2 B) t. a! z從作為第一個目睹真相的人,單方面提出分手時的決絕和軟弱開始,意志告訴他,避免選擇帶來的痛苦;" F% Q1 ^* {) E
短暫掙扎后,看清了自己無論如何也無法放棄真愛的內心,準備坦白時,意志指引他,儘管痛苦,和她一起面對;
* T& _0 g( U' _* u5 `當她終究沒有勇氣做出選擇,卻左右擺擺,令他備受煎熬時,意志鼓動他,如果她不敢面對,由我來;
+ w1 a1 R. f2 k, n4 `1 P& q c! i1 D當兩個人破釜沉舟般拋開一切,想要長相廝守,卻迎來不測的噩耗時,意志說服他,不會因自己的患得患失而令父輩的愛情失去公平。
& l" f0 `2 p' W( c% S2 o9 U9 l! C- R# `9 S5 x3 ~0 w
在這個過程中,他因對愛情的堅定而勇往直前,也隨著對親情的理解和感激,而開始慎重思慮。
0 b" g8 x, |! o; q$ v# T他的坦然,既來自于如淋雨般直面的倔強,也來自因渴望珍惜與回應,而眷戀不捨的愛意,以及,理智與成熟。
0 |3 c) i. \4 q" w爭取,是源於他的意志,放棄,也必是心甘情願的。守候愛人與家人,不是沒有遲疑和愧疚,但不會在其中放任自己軟弱的姿態。8 e* ^) d o0 d C" n
我看到的徐俊,不相信命運,不羡慕傳奇,不願意讓別人看到自己的淚水,卻總是溫暖地付出供愛人棲息的懷抱與依靠的肩膀。( q2 c/ r6 Q6 n
2 S% C5 ?* e( d2 w5 [% z. s+ T- z! L+ r: T, L7 v
我不相信命運這東西,不管是鑽石雪還是水霧" u+ s, q* t- |8 ~8 x7 U' q
能夠一起看,是因為我們在一起了,不是嗎?& Z# W2 A7 Z. ~. Q" y
我希望今後也能與你一起看更多的東西。$ B" x" r) ?; c2 i5 j* C. s
不管命運如何,我們只望著彼此,就這樣一起吧!& M: H# Q8 ^: d2 W: s
無論這份愛是否會實現,我們一起面對吧!3 {- e$ A1 V! H
' _' x( x" }; |) U& S; w# V4 \$ z9 l
在他身上,漸漸消解和顛覆了“愛情如雨”這個最初的譬喻。
7 E! z' D5 U, \$ I悲歡離合總無情,能夠承載愛情的,不是雨,也不是命運,是人自己。信者得愛,信的不是宿命,而是自己。
+ f. I8 o: [' L& m9 v/ S0 C這也許是角色對主題影響至深而造成的反轉結果?抑或是編導因追求多重視角的圓融,而植入的反諷筆法?
4 b) U5 e. ~( ^" W8 x如果說此前那些爲了追求對仗工整而刻意經營的平行理論小細節,可有可無的話,剛剛討論的主題與原則上的互文性,就稱得上絕妙了。 z$ |, V+ V: U1 z1 g$ s) ]
因為在我看來,愛與責任的衝突、親情與愛情的難捨,都不是最戲劇化的,對愛與宿命關係的反諷,才是更精緻、更令人喜聞樂見的。8 T1 h5 S0 Q% z1 Q5 A$ p' X
& ?- K* v# t: W5 s4 L* {( x# C在徐俊身上看到了這一點(儘管認為這個角色尚有更深的空間有待挖掘),讓我覺得慶倖,也因此,覺得他是功不可沒的人物。
" }( N6 S3 H' f9 R. I! o. x- b我們唯一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當四面楚歌的混亂與困境包圍著他,他卻保持著從一而終的坦然。
% X* k4 I1 Q! X原來我們不如他的地方在於,即使將一切看的清晰,想得透徹,最不敢面對的,依舊是自己。
5 ?% B3 a' S( k$ v# V, v. {
, }0 c6 t% S; Z( ^, P' e( |: F1 t+ X0 g+ S' w) z0 \$ a G) p7 H
>> 一、二、三. c# S" Y. Z! r/ V
9 {* P: \/ O& S$ U
/ T8 P' e W* F" o+ @
& x% W1 B! s; q2 p5 L! a* o) Q( r; `. n
, ~: e' f- \+ \2 f7 K' u. P- ?現在,這裡,只想我們兩個人。& \1 E8 B) }% c' U8 w
一、二、三!* U* a* u' ?2 r, v3 G% ?
2 H. e0 b0 J/ o1 b; J% @0 B( |- ~
- s Q" z- j* z從“三秒陷入愛河”到“三秒勾引”再到“三秒魔法”,越來越覺得,17、18集有些不同於以往的顛覆性。/ ~ f: X& @! P3 s: R
而當仁不讓地充當顛覆使者的,一開始是徐俊,後來是徐俊,現在,依然是徐俊。
, }' ^. z- D- f
, Q9 G2 d1 o1 L6 N; f他一個響指清脆的聲音,仿佛帶著魔法,驅散了頭腦中的困惑與憂慮,還原了二人世界的純粹。
! v' ]* N% ~; F/ G% q, b談談情,說說愛,本來就不應代入太多與愛情無關的牽絆,破壞了因愛而生的奇妙感覺,這份感覺里,應當是幸福多過悲傷。
0 X9 a0 p3 w& q0 d; I2 C; n現實世界當然不是童話,數數一、二、三,會讓陰霾自動消散,只留下一片晴朗。但魔法的存在,並不是讓人憧憬奇跡,而是信任自我。
0 Y* m/ w+ z# A, T" m) z帶著渴切真摯的眼神,明媚燦爛的微笑,做出這個舉動,有些嬌嗔,有些溫柔,最令人感動是 —— 體貼。
# h" I8 E0 L7 d. K- }9 p' p! P: s他希望在這三秒里,讓她找回無憂無慮的快樂,也讓自己享受這一晌貪歡的“私奔”里,對愛情的坦然。* I) q# L8 A" a' g
/ S+ j; b) O/ }. X0 i+ p: ~
看到他數一、二、三時,會情不自禁跟著他笑起來,但笑過之後,心裡總還留著惦念與苦澀。" D4 J, k0 ]6 v; w
之所以需要三秒魔法來一晌貪歡,除了因這歡樂曾遭遇了太多磨折,也因漸漸明白這歡樂的代價,多麼沉重。
! c; G( M% n$ t v# R, h- N: B2 u命運這東西,和“人品”類似,總會撞上幾次。他是第一個發現四人關係的人,也是第一個得知允熙即將失明的人。
! z9 x1 ]8 a4 C: p" o總是率先預知殘酷的事實,一個人承擔四個人的重擔,如果不是擁有內在的理智和定力,該如何應對這種狀況,又如何應對自己?7 ~' p3 F; e0 k1 C
第一次遭遇時,他決心亂刀斬亂麻,狠心地斷了關係,也便沒有煩惱;沒能斷,是因終於察覺,自己用情已深。
# \, k. d+ M0 c" }2 x1 k Q7 j第二次遭遇時,他沉著應對,理智擔當;甚至想過可能由此會真的放棄,儘管自己重新開始的愛情,消耗了他那麼多力量。$ m6 L' z1 T- o8 }9 P$ K9 K
這其中的心境轉變,有著清晰的“層累”痕跡,就算是每當低落時,悄悄作祟“恐懼”感,也有著綿密幽晦的情緒遞進。
& U- t5 J0 f1 N5 C" U0 [ T每個人,都給他無形的壓力,鞭策而拷問著他的信念,然而每個人,又都不能令他動搖。7 x4 ~. X: F: M9 O( O& }& H- U% w) s
& H( p4 G% |4 S' L; K
% R( L" h; {$ W2 K5 X9 U7 j7 g% j! a* |- b% r
* 張愛玲說,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 F) B) d, f$ Z9 i! }
在愛裡苦苦追問“公平”的意義,就如同癡人說夢,永遠沒有正解。4 w5 s0 p$ y0 P3 I1 J
愛,只有願不願意。我想,有時正是因為愛情曾到達過瀕臨跌落懸崖的邊緣,才會有了沐火重生時,淬煉出的成熟。
; b& b/ R0 S$ B+ R愛情雨走到如今,有人也許會從此雙目失明,有人也許因此而看的更加清清楚楚。
, N/ n: x5 e, r' @* @* ]然而不論黑暗還是光明,都不影響這份愛的延續,因為,一切深摯而持久的愛,依賴的並不是眼睛,而是心魂。
g9 B3 f: d* f) j7 ^6 I5 \+ `. b- k. V
最後,以一首歌的歌詞結束此篇,是我喜歡,也是現在正想聽的歌。: Y6 u% k; l- k* ]5 \# L5 I
, v# }9 Y, w& m+ e4 t4 _4 p6 P v( N, u& y
《 HEY JUDE 》
& g+ x. ]" Y% d3 k; l+ @6 Q
. I$ u' m: i: A/ o( n8 W ` X/ z9 T
- p* s1 l7 B& W3 N) g
7 H/ K6 c' O& s! j- Z+ W8 {/ wHey Jude, don't make it bad
' l+ s% r: @( V6 E- m) R* M- _Take a sad song and make it better) b5 [, }$ A* s
Remember to let her into your heart3 W8 \' n& o8 _' `
Then you can start to make it better1 n3 A2 t9 m9 B8 Z4 B% s
* @) Y. f6 N2 H: o3 H
Hey Jude, don't be afraid! a$ W$ x! X+ ]! x1 h4 z
You were made to go out and get her! G- r( ~8 u, m' a S
The minute you let her under your skin& P3 g: F5 \" a/ Y
Then you begin to make it better, F( i! J" ~4 p5 u) ~! z
, l5 F% a4 s* r0 R- G) d
And anytime you feel the pain, hey Jude, refrain0 b) c v S# }$ `7 C
Don't carry the world upon your shoulders
' ]) g9 ^ ^( q6 eFor well you know that it's a fool who plays it cool" ~ T$ v) c- B+ t' k
By making his world a little colder
$ }0 i. ]) T& A) ]0 `: ]2 mNa Na Na Na Na Na-Na-Na-Na-Na" d$ _. |! a: w' a+ C1 i& A+ r
' {1 A: A# g7 J9 U7 X* W( e0 yHey Jude, don't let me down( `7 D3 q# a y6 z K. F" f
You have found her, now go and get her: R! E( `7 o2 T2 Q
Remember to let her into your heart
; r% Q7 _ y% n, R6 }1 h. sThen you can start to make it better! \. X4 g9 k4 w3 U9 w
0 A, ?) u5 w* U' W
So let it out and let it in, hey Jude, begin
7 H, I# R4 {7 {" S. H7 ?You're waiting for someone to perform with
! T% E5 j- t. uAnd don't you know that it's just you, hey Jude, you'll do
# y7 I! F$ U0 y" ~6 ?; UThe movement you need is on your shoulder7 q- u9 K+ ?* D# f+ [
Na Na Na Na Na Na-Na-Na-Na-Na% n' |$ K0 G+ [5 g3 }/ F
Hey Jude, don't make it bad# ]/ r3 a( ^% _
Take a sad song and make it better
3 V2 z- y9 s8 C$ s+ \4 ^5 f& GRemember to let her under your skin,+ H" p8 h* ?% Q# g
Then you'll begin to make it$ u3 e0 K ^$ f1 q5 r
Better better better better better better- c* q% s/ m$ l8 L3 z
$ J3 s- U- W( p2 s' O' J
Na na na, na-na-na-na, na-na-na-na, hey Jude...
) S5 r/ x/ a/ e' v9 W% N C1 o# t9 A6 P4 u! Q: q0 j- j3 a/ |
/ _3 l+ u& y: {: l) Z
: ]4 o( `: x: x( X: Z6 }! mPS. “信者得愛”這四個字,配上這幅圖,很襯,是不是?
0 C; c# G$ g4 t7 b) R6 a; B; i2 c; u+ _ x' ?8 T$ G/ t* t
* E/ u5 J7 I2 h! c0 U9 \4 D
5 q/ I! b5 D% A3 q' `( g$ N3 c' }' V( J[ 本帖最后由 櫻之荼蘼 于 2012-6-28 21:3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