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21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EP04:最后的胜者是永不泯灭的正义
第四集是我个人认为目前为止最精彩的一集。
0 `" d1 U5 k7 U
6 l- h; u9 J, M3 L8 H用大部分观众的反响浓缩成一句形容就是:第三集时用来目瞪口呆,第四集是用来泪流满面。 G# A8 G7 H; H* `, m
j0 x% |0 ~1 F9 H6 {& J$ l% d
让我想起坐在3D大船的电影院里,看的只是一片低调抽泣声的集体回忆。4 v7 g$ r, B! s
5 a B- E. o, ^' ?; G( c) ]
褪去爆破冲击放缓脚步,观众的眼泪是第四集最精彩的剧情。
( h/ g8 |- @* ]
4 G0 ~9 a: D6 w5 D世上并非非黑即白,名校女校长挪用私吞公款非法雇佣女学生,风月场上卖艺为生的女子私下也许是慈母……现实是最荒诞的戏剧,这里有最丰富的戏剧素材可供加工上映。
1 @7 z: o6 R' |/ V
! A4 E! @- d8 |我们习惯从一件事的表象轻易的判断一个人的对与错,好与坏,只看到事件发生的时间人物地点状态,只看到了一个名字,而不是一个人,从口耳相传中迫不及待的判断其属性以求表达自己足够高贵拯救世人的三观。& I6 _, j$ b5 G1 E
/ j7 P W- ^1 w. P9 }5 W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生活都是黑白搅拌而成不同深浅的灰色,暗藏诡秘又似有若无。# L' s4 G& S/ E1 d2 k+ d
2 {/ r" A# S9 `
当一个15岁女孩在家暴中成长,被冠上“伪杀人犯女儿”的名号受尽屈辱,为救朋友而被侵犯,失踪后又在各种利益角力中“被死亡”。我们无法用肉眼得知这里面有着警局为了赶快结案而不经查实就将一个家暴男子冒充杀人犯,一个女儿因为“杀人犯父亲”的坏名声而背上双重冤屈,一个男孩逃离身心受创的绑架现场后曾试图多次拯救朋友,一个因儿子被绑架的父亲为了不让自己曾进教导所的事实再被曝光而出尔反尔不顾幼小生命的危在旦夕,犯罪嫌疑人为了抱负警察而撒谎声称已将被害女孩扔到河里淹死的事实……! P7 ` A3 |7 m1 q1 B8 [) x. \( b
+ i# B6 @6 B7 T5 s6 V戏剧的多面棱角可以给整个故事安装全方位的监控摄像头,揭露真相,拷问现实。
( N: F% T2 X8 \, }) _+ ~1 e9 q j
警察并不都是伸张正义、为民除害的圣人,被要求关进精神病院的病人或许只是不按照父亲要求做事的,决心拯救朋友,拯救自己良心的追悔小孩。1 b8 g0 o$ @2 A6 I0 _; V
- [3 @! Z( ^2 Y( k" [% U* B4 R1 S; d# g u9 }当脱下警服才能伸张正义,当寻找良心成为精神病患者指标,当母亲失声痛哭跪求罪犯告诉她女儿还活着却得不到事实告知时,戏剧冲突引发的无力感已深深的架在每个人的咽喉处,不得动弹。& W) F9 w4 J/ M7 q
; N5 b) ?+ ?4 p: U u. \: I3 x原贴传送门:http://tieba.baidu.com/p/2000820058
$ ^& I v/ X, k0 P; K
& t) @4 v0 S3 Y" q# b |[ 本帖最后由 上官媚卿 于 2012-11-21 20:4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