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3-6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 d1 h1 {* r: |2 \: _
0 R8 c v7 \1 C( b1 m3 d4 _* s
爱情的温度 作者:阿铁
- p( A2 u( _% I5 h0 B
) j8 n7 I9 o" V& S4 X, v/ x { 我在写这一篇文字的时候,已经有连续34个小时没有睡觉了,不是失眠,而是工作需要。中午喝了一大杯咖啡,现在除了头有点晕晕的,竟然也全然没有睡意。& ~( ^! @% ?& h) {0 e. c( H% [, D
也许我已经迷乱了,只是我自己还不清楚。
: m: V7 |2 X J) [ 有时候我觉得时常不清楚很多事情,比方说爱情。我要很接近很接近她的时候,才能确认自己对她的感情到底深到什么程度,时间和距离都会让我的感觉产生失误。
h8 N0 W. o* H1 d0 A- o3 d 你相信爱情就是它看起来那个样子吗?你怎么区分爱情和激情的细微差别?爱情是什么颜色的?它的温度有多高?带着这样的问题,你可以在一个空灵安静的晚上,随手拿一包零食,泡一杯西湖龙井,一边吃,一边看岩井俊二的《情书》。0 ~8 X6 {( M; l8 a2 _
《情书》是属于过去的,都市里新一代的孩子们的确很难读懂它。《情书》也是属于未来的,因为爱情的真实温度只有这么高,无论你多么神话它。" S0 X! N% t* L x1 U$ D
情书是一部结构奇特的电影,从两个女孩的通信开始,这是一个让人昏昏欲睡的开头,导演竭尽全力的表现中山美穗所扮演的两个角色之间细微的差别。你不得不承认中山小姐的表演天分,因为当你看电影的时候,即使你知道两个人都是由她扮演的,直觉还是会告诉你她们是两个人。' r* i( B' q# _8 T! I5 [
岩井的手法很高明,他不像那些平庸之辈那样,让两个角色从外形到举止态度都展现出明显的不同。实际上,电影里的两个女孩,在沉默的瞬间里,是完全没有差别的。包括服饰还有发型和神态。他所设置的细节,给了中山美穗以最大的回旋余地。
9 N/ E7 D: {% g' C/ x 电影一开始,是渡边博子的雪地冥想,你如果细心,你会发现她在影片开始5秒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她在做什么?那一天是她男朋友的忌日,她是躺在雪地里闭住呼吸,想从死者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这是整部电影里渡边博子的思想脉路,无论什么时候,她总是想知道,死去的藤井树究竟是怎么看待她的。
: Y% f' H8 z# V' O, t5 t9 W+ h 第二段开始的时候,藤井树小姐一出场就感冒了,她对邮递员的态度,可以折射出她的性格,在整部电影里,岩井对这个人物的性格把握的最到位,她是个看上去很文静细心,实际上有点大大咧咧的女孩子。正是因为她这种懵懂的个性,才使整个故事合理了。( C$ m! W+ u- I. ?* p- [
这个漫长的、喋喋不休开头,如果不是后半部梦幻般的效果衬托,当真是个败笔。《情书》是那种你一开始看就觉得不好,但是你看到最后一秒种再回头慢慢体会,品味的时候,竟然觉得无处不好的电影。这是一种很奇特的效果,有点像歪打正着。
% ~: O/ f, k' } `7 M7 E7 C: E 但是如果你真的清楚这电影的一明一暗两条主线的话,你就不会对它感到奇怪。无疑,两个女孩,对男主角究竟爱谁这个迷题的不断揭示,是电影里无可争议的明线。从一开始,渡边博子在藤井树的家里发现的同学录,到一本晦涩的书后面,小男孩为小女孩画的漂亮的画像,整个故事的脉络清晰明白。
, t B0 `% y* J3 C7 h 这时候你不由得会问,故事里不断出现的女孩藤井树对父亲的回忆,她和母亲、爷爷的矛盾,她的病重还有病愈后,爷爷在院子里种的树,这些都仿佛是和主题无关的东西。大陆公映的90分钟版的《情书》就剪去了这些“无关情节”。剪电影的人,真是头脑简单的可爱。- x. l9 }4 {2 X! l q5 }: \3 n
其实故事的另一条主线,也就是灵魂所在,让它成为有深度的作品的,是女孩藤井树的自我发现。她是真正的主角,岩井最钟爱的人,甚至都舍不得让她一开始就出场。, m% v" T+ B; ^+ C, A1 y1 ~; Z
雪地里的蜻蜓,是一个暗喻,它暗示女孩藤井树的感情,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里被埋没了,她的感情保持在了一个很本真的状态。) E% k6 Y& \& b0 ~2 ?+ }( d8 ?
然后是父亲之死,女孩藤井树在医院的幻觉,这是很明显的解释,所谓暴风雪,就是她父亲的死。父亲是突然死掉的,妈妈从小就灌输给她一种观念:是因为爷爷的愚蠢,导致了父亲的死。在电影里面,没有明显的展示家庭矛盾,但是岩井却在时时的暗示着我们。比如说爷爷喜欢老房子,妈妈却坚持要卖掉。, \# a# o, T# a) O; p
女孩藤井树在接到渡边博子的来信时,还是很混沌的一个人,被邮递员的单恋搞的神经兮兮。因为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小女孩的时候爱上过一个人,所以她对邮递员的追求方式特别讨厌。
! J, q6 c+ ], A2 N! h3 m 然后随着通信的进展,她立刻想到了中学时候,那个和她同名的男孩子。在她的潜意识里,她已经强迫自己忘记了关于男孩的一切。她给渡边博子的信里写到:“但是,我依稀记得有个叫阿树的男孩子。他是我的中学同学。也许,他就是你找的人。”她以为自己已经记不起来这个人了,她拿着摄象机拍摄校园的时候,突然怔了一下,悄悄的走进他们当年的教室,回忆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了,像洪水猛兽一样。
- e8 f/ A+ W- C8 _8 u( c 藤井树惊奇的发现,这些原本以为忘记的回忆,竟然无比的清晰的在自己的脑海里保存下来,甚至男孩的一些小细节,无关紧要的东西,他某一时刻的表情,都分外的清晰。如同就发生在昨天。
9 ~5 T8 i+ e6 s' n 回忆在她给渡边博子的来信中一步一步的展开,她发现自己无意识的保存好男孩当年乱写乱画的试卷。她给博子的信里说:“童年的回忆,只要和男孩藤井树有关的,大多数是不愉快的,但是有时候想一想,这个人也有很可爱的地方。”% v1 t- t, K* M$ {4 m! k0 }
她的感情在某种程度上复苏了。但是,大大咧咧的她依旧没有意识到,在她成年以后,选择了图书馆管理员的这个工作,其实是因为小时候,她和男孩一起管理着学校的图书馆。然而在这个时候,学校图书馆滨口太太说:“很高兴见你到来,孩子们真的很开心认识你。只可惜另一个藤井树三年前在攀山意外中死了……”那天晚上,藤井树的病情加重了,不用我解释,为什么导演把这个情节安排在她听说藤井树死掉之后了。 A- c; G; W4 E7 G' b
结尾的时候,面对那封特别的情书,她流下了眼泪。你知道她为什么哭吗?她真真正正的发现,自己在懵懂中曾经爱过一个人,而她本人竟然一直都不知道。1 x8 s+ L/ m% F b8 ^
世界上有一种改变叫做“渐渐的”,那是一种让人伤感的变化,有一天早上醒来,你发现生活不是你记忆里那个样子,它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确定,即使你翻开日记和像册,也找寻不到它本来的痕迹。
# I- ?% m, |( @4 n+ t! h9 L 那么泡一杯清茶,慢慢的看《情书》好了,爱情其实就是这么低回的温度,蓝色的甚至有一点漫不经心,在你还没有觉察的时候,就发生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