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說這劇的收視會這樣慘,是由於用了真實歷史人物,卻「戲說」過度,完全背離南韓人的「歷史認知」。
最受抨擊的,自然是乍看成了浪漫人物的燕山君。但以這兩三週來的呈現,燕山君就是個缺愛症患者啊,是個壓根不懂情為何物、愛為何物的扭捏孩子。
爬梳他和彩景的關係演進,第一個轉捩點是他意識到彩景對自己撒了謊,而他五味雜陳到不知該作何反應、作何感想。他知道自己對這女孩特別在意、掛心。但他還不知道那情感是什麼。
心煩意亂,只好出宮兜風,來到初遇女孩的地點,他這才恍然大悟似的,對侍衛吐出結論:啊,一定是因為彩景和慎爹太像了。
這個相似說,觀眾在當週就理解啦,父女的一根筋、擇善固執性格,確實是一個模子刻出來。一週過後,藉由燕山君的回想,觀眾更赫然發現,慎爹也說過要做他家人,顯而易見,慎家父女取得暴君信任的關鍵,正是填補他的親情缺口。
但他對彩景的情愫真這樣單純嗎,觀眾不用腦子想就知道不可能,我們坐等他何時才發現自己的真心。
那一刻終於來了,目擊大君和彩景摟摟抱抱、情話綿綿之後,他發現心痛得要命,這才明白自己對彩景有著什麼樣的異樣情感。
但他發現自己心意的時刻,也是觀眾大受驚嚇的時候。
他覺得自己蠢也罷,生氣一個小女子可以耍弄他的心也罷,但他竟然把綠水當彩景發洩自己的憤怒、妒意,得不到就恨不得她去死。千鈞一髮之際,瘋狂的王恢復神智,但觀眾恐怕再也無法戴粉紅眼鏡看這人了,反而要擔心他扭曲的情感會把彩景帶往何方。
第10集結尾那一摟,那差點遂行的親吻,應該是燕山君還留存的,最後純情、溫柔一面了。
之所以突然收手,我的解讀:他若遂了身為男人的意志(不顧一切親吻所愛之人),日後就無法正正當當行使身為王的意志。權衡之下,他選擇王這個身份,選擇與彩景保持王和臣民的單純關係。但從第12集他和綠水的交談內容可以了解,如果可以,他寧願只以男人的身分去面對彩景,去希求她的一點愛。
和綠水那一席交心之語也讓觀眾明白,這個王明明愛著彩景,何以又大方放手讓她嫁別人。策略聯姻、藉機讓彩景當間諜只是托辭,燕山君其實根本不相信婚姻,不相信夫妻關係。
從顯露情感、又突然打住的那一夜之後,燕山君的所有作為看似是為了鞏固王位,潛意識裡倒是為了破壞大君、彩景小兩口的信任。
11、12集完全呈現燕山君爽快賜婚後的醋男心機。
大婚前夕,燕山君一夜未眠,我本來想,這男人還是深情嘛,思念彩景,心痛得無法入睡。沒料到,他早已聯合任士洪設好陷阱,要來演一齣大戲。確認大君是否已得到密旨是其次,他就是要讓小兩口大婚之日有烏雲罩頂,把猜忌、懷疑植入彩景的心裡。
燕山君仗著自己是王,見縫插針搞破壞,理應是人見人厭、人人喊打的惡角吧。
可奇怪,以我的角度,我是越看越可憐他的彆扭性格:
召來先王的宮女,竟然忘了找刻字的正事,先找起神似彩景的女人,從替代品尋著一點慰藉(害得綠水心碎一地)。
用鐵烙刑求前史官,觀眾應該心想:看吧,果然是瘋狂暴君,殘暴無良。但下一刻,用徐奴的性命威脅史官,果真讓史官鬆口,他當下的反應又令我心酸。他竟然是讚嘆史官有父親該有的樣子,把兒子的性命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對比自己的冷血父王,他大概恨不得自己是徐奴,有過那發自肺腑的父愛與關懷吧。
編劇用刑求套路,卻勾勒出燕山君的心理面,這翻轉很棒。
其實這劇看到目前,看著最「罪大惡極」的就是那位先王,妃子也是他自己看上的,情逝之後,連她的兒子也一併看不順眼,這是啥心態呢。
史官死前還對燕山君說:就是這樣才不傳位給你。可這像倒果為因了。就是得不著認同、信任與父愛,才越來越不知如何自處,變得越來越乖戾古怪吧。
當然這是身為海外觀眾才有的感嘆。韓國觀眾對成宗、尹氏、燕山君歷史熟得不能再熟,勢必難以接受李㦕有啥其情可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