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力量,超越血缘,胜过一切
最近看到许多人不断以"自私"及童年成长所谓的"阴影"二字,来评断知妍之所以反对复婚的论点,我个人有不同的看法
一个人从小的成长环境固然对其性格的养成有极大的影响,但知妍与俊浩的婚姻之所以以离婚收场,主要是因俊浩的外遇出轨及优柔寡断的性格導致,期间知妍虽也曾心软原谅过俊浩,但她所不愿见到的憾事最终依然发生了,对於一个向来将丈夫视为宇宙般伟大,与对其有超过常人的百分之一百二十信任的知妍而言,坚持离婚全因其对婚姻价值观认知的缘故,就如同有些人虽家徒四壁,却仍坚持每天将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又有些人餐餐大鱼大肉,但即使只是清粥小菜也甘之如饴的,也大有人在,黃女婿經常上當受騙,事業不順,但知善對這位愛妻兒又愛家的丈夫,始終支持,深愛依舊,这一切全在於个人价值观认定的差异,对知妍这样一个里性与感性兼具的女人,对婚姻忠诚与信任的执著及渴望,远超过爱情与面包,所以当和英介入其婚姻前,即使因为存钱买屋,导致生活略显拮据,甚至面对势利婆婆的冷嘲热讽,也能微笑以对,但当她心中的"宇宙神话"幻灭後,俩人的"乞丐王子"与"吝啬公主"的爱情传奇也随之画下句点,这全緣於她价值觀的判断,无关对與错,大家应以更宽广的角度,来看待她的决定
每一对新人挽著对方的手踏进结婚礼堂的当时,无不怀抱著能与身旁的他(她),白头偕老廝守一生的美丽憧憬,知妍当然也不例外,如有可能继续,又怎会选择离去,既已选择离去,又怎能回到过去,深爱一个人不容易,离开深爱的人更需加倍的决心与勇气,若非痛澈心扉,彻底绝望,又怎会选择一条对女人来说相对辛苦与孤独的路
近来大家总习惯把焦点放在知妍应否与俊浩复合的问题上,但我个人对这问题并不感兴趣,也不认为它是後续剧情的主轴,虽然在我心中早已有了一个完美的故事结局,我更乐於专注倾听知妍在剧中的每一段对话与表情,似乎更具看戏的意义
此剧既名为"幸福的女人",剧中最关键的灵魂人物首推女主角"李知妍",知妍这个角色乃"朴贞兰"编剧为阐述当代变迁的社会中,多元的家庭型态存在的问题,与对女人而言何谓真正的幸福的信念,所精心刻画的一个善良.正直.坚强又有主见的新时代女性,外柔内刚的她,没有好的出生背景,也没有显赫的学经历,有的只是一颗温暖善良的心,与坚强面对人生,努力追求她所要的幸福的坚忍性格,在她的想法中,即使手持美丽玻璃,也能发出如钻石般的耀眼光芒,就算物质拥有不多,内心也能感到满足富有,就像钟美在24集里对知妍所说的,知妍的确与众不同,她正直却不呆板,感性却不软弱,一次失败的婚姻,虽让她受伤惨重,却未将她击倒,许多存在已久的世俗枷锁,对一个女人而言,或许显得沉重,但知妍并不因此躲在暗处哭泣,也从不後悔自己的选择,她积极面对自己的人生,努力的生活,充满自信与活力,是恩智的好妈妈,妈妈的好女儿,也是钟美工作上的好夥伴.好姊妹
选择离婚与不复婚,是她经过数百次反覆思考过後的抉择,感情是极度私领域之事,旁人难以置喙,在这社会中,存在许多由来已久的传统,但传统就一定是正统吗?根深柢固的传统教育与世俗压力,让许多非典型家庭型态的家庭成员,长期以来总需承受来自各方异样的眼光与不公平的对待,每个人生而平等,一个人若能从出生到死亡事事圆满固然可喜,但能如此幸运的,这世界上又有几人?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者,只要心存善念,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人人都应给与尊重与空间,人生短短数十载,积极经营自己的人生,追求所要的幸福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利与义务,"血缘"与"爱",自有人类以来就已存在,两者的重要性,孰轻孰重,见仁见智,孩子能在亲生父母身旁长大固然好,但倘若已不相爱的父母,无法营造一个和谐又充满爱的成长环境给孩子,这样表面的委曲求全是否是对孩子最有利的做法?我个人始终存疑,我更相信在这社会上,人间处处有温暖,在我们周遭的角落里,随时都有感人的事迹发生,有些人以无名氏的身份长期助学,资助贫困儿童就学或认养孤儿,视如己出更胜己出,他们彼此无血缘关系,也同样能培育出未来优秀的人才,因此我乐观的以为,"爱"的力量无远弗届,超越血缘,胜过一切
轉自 百度 <幸福的女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