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得好、做得妙】手札(5)
轉貼自”鈴蘭手札”
http://blog.xuite.net/linlanhome/drama/22966184
第四集,其實看到第四集還是一直不太懂承賢這個人的個性,他有正經嚴肅的一面、又頻繁有幼稚嬉皮撒嬌的畫面出現,我問自己很多次:為什麼不懂?原因在哪?承賢很難懂嗎?
後來,我想到了。承賢難懂的原因是因為我很難把他套進任何一個我所知道的男主的公式裡面,而且我也一直沒仔細鑽研過這樣的人,因為我以往所看的戲劇裡很少有這樣個性的男主,所以這樣個性的人對我來說很陌生。雖然我也想過,就算是一個小丑,但他仍是他人生中的男主角、他仍是他父母眼中的天之驕子,只是我們很少把他拿來當中心焦點注意。而如今,因為這部戲的關係,也讓我有機會去探討、思考這種不一樣的人的人生,不可謂不是看戲的收獲。
崔承賢,一個感覺不太莊重、有著幼稚性格、又像牛皮糖、又似乎有著戀母情節的人,上一秒鐘他可能嚴肅對人,但下一秒他又可能隨時變臉---抱著人撒嬌賴皮。這種性格的人在一般的戲劇裡不會被設定為主要的主角,因此他的舉動、想法很容易就被忽略或抹殺掉,而不會成為話題或大家探討的主題,再加上如果他又長得不怎麼樣的話。以我個人的眼光,單從外表看,浩男是我喜歡的型。但在這裡,我卻被逼得不得不去正視承賢的存在,不得不去探討他的行為、個性、和想法,就如同江珠也被他逼得不得不去正視、回應他的感情---不管是YES 或NO,因為目前圍繞在江珠身邊的就只有這個人。這點又給了我另一個疑問,為什麼?以江珠的能力、個性和外型,對她獻殷勤的應該大有人在,但江珠可能因為自知自己未婚媽媽的情況不會被大多數人接受因而拒絕了,結果只剩下這個不到黃河心不死的牛皮糖(也也許他到了黃河心依然不死)。既然那麼多年都趕不走,但江珠似乎也沒接受他,為什麼?是因為同樣的原因(未婚媽媽的身份)?還是在她的心中,她依然抱持著有朝一日和浩南一家三口團聚的想法? 如果,江珠懷有這種想法其實也無可厚非,畢竟這是我們一般人最單純、最順理成章的想法,不是嗎?
但戲裡在這裡走上叉路,這讓我去思考一件事:很多時候,我們是否對自己的想法都太主觀了? 單純的以為我們長久喜歡、執著等待的那個就是最好的?就是對我們最好的一件事?所以看不到也容不下其他,就像「愛情裡容不下任何一粒沙子」一樣。但認真想想,舉凡世上真的有哪一段愛情是純淨到沒有摻進任何細沙?如果有, 那我們是要窮畢生之力去追求、等待那個傳說中「沒有任何細沙的愛情」?還是調整自己的眼光腳步耐心的撥開身上那些扎人的沙子成就身邊垂手可得的感情,讓它晉升為永恆不滅的愛情?
我想,與美拉身邊的浩南重逢後,江珠應該可以更清楚知道自己多年來執著不前的原因,看到浩南身邊的美拉,我相信她會反芻、也會重新定位自己未來的人生。一個聰明的人不會掙扎於糾結的過去,而會痛定思痛堅強的走向未來,只是…心裡難免有痛、有苦。美拉身邊的浩南再現,注定會讓江珠的等待破滅,但,也只有這個破滅,江珠才有重新定位自己、重新出發的機會---不管最後是跟浩南還是承賢。如果是跟浩南,我相信不只因為要延續過去,因為在那個等待破滅的同時,命運也把一切全都歸零了,所以每個人都有機會、每個人的機會均相等、每個機運都有可能---不管是江珠、美拉、浩南、承賢,他們各有各的優勢、各有各的機會。如果是跟承賢,我相信最後也是因為承賢勇敢打破世俗的藩籬為自己爭取到屬於自己的這份「含有細沙的愛情」。
其實,身為女人,我希望最後的江珠不要只著重眼前的愛情或歸宿,而把它們定位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如果能在自己的興趣或才藝上擁有自己的一片天空,那才是別人搶不走、主宰不了的,我衷心的希望戲劇發展到最後的同時,江珠的陶藝才華也能為她爭取感情之外的另一片天空。相較之下,美拉口口聲聲的「上班真累」「這正是我跟你結婚的理由」,似乎她的時間只是在等待與浩南結婚的時間中度過,也許浩南知道星兒後的延遲婚約也正讓她有機會重新去定義自己對「時間」的詮釋意義,這對她來說也算是好事一件。只是,她能懂嗎?多久能懂?要花多少的代價才懂?懂了之後的抉擇是什麼?我相信這也是美拉成長的契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