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艱難的藝術 –覆 nana vs demi 談美男VS N-H
妳知道,
我始終能找到妳。
----Slike and Stone by Deborah Smith
========================================================================================
Dear nana vs demi
我不知道 ,關於台劇在許多影迷的心中是以何角度切入觀摹的 .
兩岸三地與之韓劇 ,我認為皆有可取之處 .但是 ,選擇切入的角度卻頗為重要 .
比方說 ,輕鬆笑劇之所以比較容易引起影迷的共鳴 ,是因為在忙碌的生活中 ,我們很難捨棄能讓我們安靜坐著 ,突然爆發產生的笑聲 ,享受著那種全身接受快樂沖刷的一種快感 ,通體舒暢 .但正因此 ,鬆笑劇在腳本的重點上 ,礙於集數及主題的設定 ,於情感慎穩的部份 ,則免不了輕描與淡寫 .
但輕輕劃過的感情 ,有時不一定不能提供想像的空間 ,是切入的角度 ,給予的份量與空間時間的問題 .當然, 最主要的 ,是於你心所願 .
美男的設定是一部鬆笑劇 .應該算是洪氏手技裡最擅長部份的發揮 .這個功力 ,在韓圈裡頗有特色 ,至少 ,不容易被彷製 .
N-H走的是一貫偶像劇 ,陳述的手法是舊巢式腳本 ,而導演陳慧翎企圖在舊規之內 ,拍出她植入的藝術價值 .這一點 ,是我們看劇時推向偏重的部份 .
在此附上今日收到我的好友郁流星為N-H EP5~6 寫的一封劇評 .之所以附上 ,除了她寫得好 ,得以將陳慧翎如何于通俗的腳本裡 ,成功的栽植入她文學的術腔 ,提供一個主題性的編寫 .另一點 ,我想提供的 ,是N-H 與美男 ,看似不同的兩種型態的戲劇作品 ,但實則上 ,能有共同意念的同行 .當然 ,關於劇評 ,有多種寫技 ,而郁此篇之專擅 ,是將導演的意念切剖而視 ,提煉出鏡眼運用之後 ,言之有物的巧思 .美男至今無人寫及這一塊 ,大約也是因為它的類型及節奏, 所以擅寫不易 .
在愛的述說裡 ,我們當然喜歡追求的過程 ,與成功的幸福果實 .
然而 ,在愛的道途上 ,我們卻面對種種的考驗 .
N-H是病痛與生死 ,對愛情的考驗 .而美男 ,是性別的社會價值與親情的衝撞 ,對愛情的考驗 .
如果說 ,考驗是主人 ,愛情其僕 ,那麼 ,病痛與生死 ,社會價值與親情衝撞 ,則是生命的命運 ,依著不同的僕人特徵 ,所給予跨越的測試 .
N-H企圖透過導演的手法 ,向我們傳達 ,愛情的艱難超越 ,在於堅毅 .是為柔中帶剛 .
美男則隨之鬆笑起舞的情節舖排 ,讓我們習於接受 ,性別的社會價值 ,與親情背棄的殘酷沖刷之中 ,如能釋盡前嫌 ,超越傷痛 ,以之柔軟 .是為剛中帶柔 .
他們的共同語言 ,是愛的艱難 .而唯一完成之徑 ,是超越 .
不受本質局限的超越 ,無論是角色 ,主題 ,或是編導的野心 .
g.2009.11.13 09:02 a.m.
庄子曰:“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相濡相伴,相忘相离,其实不外因为相知相惜。
Dg:
Ep5的确要和e p6连在一起看。
基本上这两集的戏都是后半段精彩前半段平淡。我喜欢ep5床戏之后的部分,ep6教堂之后的戏份。但ep6里前面有几个铺陈做的不错!^_^
如果说ep5用了很多的镜头语言铺陈故事的话,那么ep6中,故事细节的铺陈就更多一些。与小说相比,有了质的飞升,这是我喜欢的地方。
Ep6里有一个大事件,那就是慕橙的决定离开。正如ep5的大事件是光希得知自己病况一样。这两个表现人物心理层面,并进一步推动剧情走向的事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表现光希的部分,是偏镜头式的呈现内心况味,表现慕橙的,却是偏故事性的组接情绪细节。
因而,ep5关于病中光希的呈现,不在其性格的完成,而旨在表现病与情的角力。Ep6慕橙的最后选择,则注重铺垫其原因种种,是为了不以行动的决绝损害情感的完整。
下一站的故事,在表现光希和慕橙的单个性格呈现上,是有其缺陷和空隙,但在表现两人情感的合一度上,却始终小心翼翼不使其移位,在我看来,是特别于此处用心的缘故。Ep5、6正好为之注解。
如果把ep5与ep6看做一个表现两人情感的整体,那么,正好可以用此次标题里给的两个词做结,相濡与相忘。这两个词透露的概念,皆稀松平常,但在一般剧集的表现中,却常常不能让人满意,下一站的这题,解的并不独辟蹊径,但胜在言之有物,真实可感。
陈慧翎的镜头和细节的对照铺陈互相交织,在我看来,是ep5、6中最美的篇章。
你告诉我你喜欢ep5中病房走廊上光希相伴慕橙而坐的那场戏。是,那场戏拍的很好,情感浓郁,光希的表情变化真好!下一站里,导演从不吝惜给男女主角大特写来捕捉他们的脸部表情,G,我多么喜欢这一点。你知道看倚天时,每到我心念所动,却看不到大特写有多难受吗!相濡以沫的陪伴,在ep5中表现的很明显,缓缓的镜头流动,浮光叠影中隐忍着伤痛,颇得哀而不伤的精髓。而陪伴这场戏,最好的部分,还在于兼顾了双方的心意分量。
通常,我们在看此类剧情的片子时,导演的手法,是有所侧重于一方的。病中的光希沉默郁郁,在所有人的眼睛里看去,都是因为病的沉重,而导演用几个小细节带出了着眼点并不在病,却于病中展开光希之对慕橙,歉疚担心。如果从这一点而言,病房相伴那场戏,比刮胡子那场戏,更更拥有纯粹高贵的质地。
刮胡子那场戏,起承转合流畅分明,抒写的是病之沉痛。两人强压的哀伤,终由光希抱着慕橙腰身之际,倾泻而出。而病房走廊的相伴而坐的戏份,抒写的却是情之疼惜不舍。梦中的对不起,是慕橙眼见心爱之人如此痛苦却不能为之分担的无能为力,而看着劳累到在走廊上睡着的慕橙,揽过她的头的光希,微微笑着,是宠溺和呵护,听到她的那声对不起,怔忡不已,继而哽咽,却是沉痛和不舍,这种沉痛和不舍,只为她。
Ep6中,病情报告,光希支走慕橙一场,取的心意与这场病房走廊戏是一样的,但那一场戏,用的是俗化笔法,病房走廊这一场,却是典型的文艺唱腔了。而于或俗或雅之间,取的共同意思,就是相濡以沫的陪伴,而这其中的精髓,又不在陪伴,不在以沫,而在相濡。
Ep6在这个统一的情绪上,展开了另一个辨证的主题变奏,那就是相忘。
这个主题对光希的植入设定,是普通的,ep6里,用照片背后的那封信,植入了光希的心意。而巧妙在于,这段相忘主题,既有慕橙的一段相忘主题相呼应,又有镜头之前,光希赤足追赶声嘶力竭的挽留与慕橙车内看信柔肠寸断的决绝相对照,犹如两颗驰骋并行的相爱之心,以同等速度同等火力前行,相互撞击中留下了最美的火花。
抒写慕橙的相忘主题,用的是“坚定—触动—决绝”的路子。Ep5中,慕橙对着父亲的相,轻声诉说自己找到一生所爱,只求可以一起度过难关。那时,光希母亲已经明确表示了接受慕橙只是权宜之计。但我想,慕橙当时,是决定和光希一起,抵抗所有的困难和阻力。病也好,偏见也好。她爱光希的心,是坚定的。但ep6中那对男女的故事,却深深触动了慕橙。看着女子拿着深爱男子的病亡通知书哀哀欲绝的神情,她第一次于内心深深体会到横亘在她和光希面前的巨大的阴影,而接下来光希母亲说出光希的脑癌治愈率是可以提高的却只是因为自己而不肯接受质子治疗。有片刻怔忡的慕橙选择了离开,离开自己的爱情,是为了让所爱的人能活着。爱是坚定,离开也是决绝,如果爱与生,注定有着难以跨越的界线,那么,不如选择相忘。
有了这个特质打底,到了ep6里,慕橙看似平静地接受光希母亲在光希进入手术室之后离开的提议,最后在光希赤足追赶之下,依然决绝相离的冷情,遂与光希的相忘,站在了同样的高度。
我喜欢整个ep6对慕橙和光希之间情感的塑造。在最后的赤足追车戏的高潮中,一边是光希写给慕橙的,请你把我忘记;一边是慕橙对着倒后镜中的光希落下,我只希望他活着。
而教堂之中,面对着光希平静温和的“我愿意”轻轻落下,他伸出手,想要捉住慕橙的手,慕橙却兼着愕然与刺痛,终于滑开他的手,转身掩面而去。他的相忘,是为被死亡隔绝的爱人寻找心灵的平静,只为她能继续生活。她的相忘,是为将生死一线间的爱人拉回现实土壤,只为他能留住音容。相濡相忘,在ep5、6中不过是同一语义,不同发声。
G,我知道下一站的后续剧情里,光希再次回复记忆,与慕橙,有另一番纠葛。在小说里,光希的恨与伤处理的很平很浅。是我非常不满的部分。慕橙的离开,究竟是何点让光希如此含恨?小说的处理,是光希认为慕橙爱上花拓也。我不满意这个设定。因为把光希的质地,降低了很多。而透过剧集对ep6的处理,隐隐埋下了很多种可能性,而每一种可能性,都会比小说里的更好更好!我且放下我的猜测,看看陈慧翎会为我们带来什么。
郁 2009-11-12
[ 本帖最后由 gin773377 于 2009-11-13 09:3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