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电视剧的观众,对剧中信息的收集,是上帝视野,清楚的了解剧中每一个角色的所有举动。但剧中的角色,受限于角色间的交流,对信息的了解是有特定的片面性,不同的立场,看待问题会有不同角度的认知和理解。
由于罗拉和设喜对新恋情的有意隐瞒,及罗拉几次说分手两人最终又复合的从前,马马对于他和罗拉之间恋情状态的认知是:
两情相悦约定结婚时,罗妈支持,三个姐姐反对,因为亲人的阻碍,罗拉又说分手,而问题并非出自两位当事人,由于自己的努力,姐姐的反对已经找到突破口,再过几天便能解决。
对于设喜,马马的认知是:
罗拉和看剧的观众了解设喜,马马不了解,马马仅知道设喜表里不一,动机不纯的在女朋友问题上撒谎,一直在单恋罗拉,是个没有职业道德的经纪人,马马把罗拉和设喜的关系比喻成鲜鱼被猫咪看管着,这个比喻真的很恰当,事实也正是如此。
由于马马自身经历过被罗拉契而不舍的纠缠,最终两人由陌生的畅销作家和私生饭关系,发展成深爱的恋人并准备结婚,滴水穿石的力量马马很清楚。经纪人每日十几小时的同进同出,能嗅到设喜强烈的威胁,自己却无法和罗拉见面沟通,好消息也无法传递,而设喜就是过界干预的人。
对于罗妈,马马的认知是:
是支持罗拉和自己结婚的盟友,是个比自己更爱更担心罗拉的人。慈祥高雅,一段时间的相处,对于父母早逝的马马来说,罗妈已如同是自己的母亲,产生了情感上的依托。就像姐姐刚反对时,马马去到父母的坟前,和母亲的灵魂交流并得到启示一般,马马在孤立无援,无处诉说的时候也来到了罗妈面前,告知问题即将解决的好消息,倾诉无法对罗拉诉说的思念,表达自己对罗拉处境的担忧,提醒罗妈要提防心怀不轨的经纪人。
对于要求辞职,马马的认知是:
心怀不轨,没有职业道德的经纪人是罗拉事业和安全的定时炸弹,因此要求设喜辞职。
在不同类型的电视剧中,经纪人对明星的迷恋,编剧会给出不同的结局:爱情片,明星或许是步入礼堂;惊悚片,明星或许是劫后余生;恐怖片,明星或许是被碎尸;科幻片,明星或许拯救了地球。。。
而这一切在结局揭晓之前,都会有相同的过程:明星对经纪人的信任。
人对未知的危险是最为害怕,心乱神乱自然方寸大乱,不要低估了马马作为一个作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马马要求经纪人辞职,提醒罗妈防备经纪人,是对爱人安全的关心,也是对自己恋情的负责。
对于打人的说法,马马的认知是:
一个敌视自己的经纪人,过界干预自己和罗拉的恋情,自己不搭理他,多次转身离去,却被三番两次捉住手阻扰,肢体上的纠缠,言语上的挑衅,态度上的过界,激怒了马马,马马才挥拳还手。由于设喜练过,最终的结果确实是马马没有碰到设喜,而设喜出手在前,威胁在后。
对于罗拉,马马的认知是:
马马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仍坚信罗拉所说的【我们是命运】,却不知罗拉已欲嫁作商人妇。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或许,任编现在说不定在笑话我们这些痴情的观众:
你们想要的,从来就不是罗拉能给予的。我写的不是爱情励志剧,【欧罗拉公主】本身就不是高贵坚贞的公主成长史,而是有【公主病】的女孩玩的一场爱情游戏和最终的婚姻选择,这不过是一出泡菜肥皂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