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一篇超强评论作者 凯珊卓)
“数学家”,这个词汇在生活中似乎有点陌生,在电视剧里就更加少见了。然而《嫂嫂》的一号男主角姜承载,偏偏就是骨子里有着叛逆精神的数学天才,每当提起数字的时候,他的“眼睛就会闪光”。
数学和数学知识在《嫂嫂》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 是承载在有敏面前计算房子模型该如何搭建的时候。一边按动着计算器一边写下繁琐的计算公式,在别人看来也许枯燥,但是承载乐在其中。承载很认真地帮着有敏做模型,这份认真甚至超过有敏。直到后来在民载的房中又一次看到了这个模型,我们才明白什么叫做“帮她人做嫁衣”。整个故事里,承载一直默默地不计得失地帮助有敏,这种帮助渗透到了各个方面:学习、生活还有不得不老生常谈的爱情。千方百计地怀着痛苦的心情帮助爱人得到别人的爱,不遗余力地祈祷让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人得到幸福,这样的局面是否正是从计算房子模型之时开始的?
第二次, 是承载用自己的心情函数推算出自己已经喜欢上有敏的时候。数学之于承载,淡如溪水,浓如烈酒,闲如浮云,急如利箭,是使用与被使用的炉火纯青,抑或是一种清澈朴素的友谊存在,无一不令人惊叹,令人动容。叛逆的性格,独特的个性和只有天才才具有的气质,皆一一被这个瞬间告发。究竟是没有变化还是爱上了,承认还是矢口否认,这是一个男人是否有魄力,有担当的关键所在。正如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土》中说:“爱情是一种疾病。这疾病的来由全是因为你——我的女孩。如果没有遇到你,没有喜欢你,那么我的疾病也许有药可治或者无药自愈。可是我遇见了你,喜欢了你,从此有一种责任,一种甜蜜而沉重、温暖而令人窒息的责任。” 所以啊,承载的爱情是一场疾病,一场战争,一种灾难,有无数的深渊,无数的凶险,正是由于有敏不是固定不变只需勇于探索便可独自占领的圣地。决定只是瞬间的事,执行却影响一生的结局,以后,各自的痛与快乐都不是当初的天平所能衡量。数学让我们目睹了承载的勇气。
第三次, 是承载在众人和有敏面前证明1+1=2的时候,有敏对承载的感情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也许有敏第一次认识到承载是很优秀的男孩吧,所以在这之后,承载在有敏的手机上就是11。不想五年之后,承载得知自己是11,误以为在有敏的心中他只排到第十一位,一时间百感交集,一颗心仿若跌入万丈谷底,不说万念俱灰也算得上有几分神似了。11的假象深深刺痛了他,并且也持续地刺痛着他。伤口的愈合是在最后几集里——有敏阐明11的真正来历。也许这份特殊和与众不同正是承载要等的,他终于等到了,虽然这个位置一刻都未曾离开过他。似乎是老天同他开的玩笑,刻意让他走了这么一段崎岖的弯路,然而在我们看来,这个玩笑实足的珍贵,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一颗真心一片真情。承载对有敏的爱总给我这样的感觉,要么像大海包裹岛屿那样与生俱来,理直气壮,要么像雨水无声地落入海中,静默的皈依。这样的矛盾不仅体现在承载态度的表里,同样也在“11故事”的前后。但不论是怎样的矛盾,都统一于承载遮蔽不及的爱。他的爱不是隐忍,却仿佛是夜幕和月光都掩盖不住的隐约的星光,热烈着,孤寂着,让人奇怪的塌实,又惆怅。
第四次, 承载随口说了一个爱情方程式 ,昌柱留心记了下来,结果根据这个方程式,描点画出了一颗匀称漂亮的心。看到这里,还不以为然,觉得这是根据剧情需要瞎编的。直到后来在网上看到方程式的原貌,心血来潮,到几何画板上一试,居然真的画出来了,可见编剧的良苦用心啊!那么编剧的用心是什么呢?绝对不是显摆,更不是没有意义的点缀,在这颗心的背后,还躲藏着许多值得反复回味的东西。“随口”说出的方程式,一定是事先早就烂熟于心,在不经意间才得以流露。那么承载早就烂熟于心的究竟是什么呢?仅仅是这个方程式吗?仅仅是这个方程式的图像吗?不妨假设,这“烂熟于心”是那个久久无法模糊的坚强身影,是那个经年不衰的“流星”理论。承载将自己的情感完全寄托于梦想——数学,其原因使我想起一位作家写到的:“情感彻底内在化常常使人丧失对语言应有的心绪与能力,叫人忘记世上有一种行为叫表达,叫人看不见言语色彩纷呈闪烁不定的魅力,并在这种盲目中,将自己刺痛杀死,而爱活着,兀自逍遥又异常沉重地活着。”承载的爱是否这样逍遥又沉重地活着?我说是,只要一天没忘记这个方程式,他的爱就还不知不觉地坚强地活着,对梦想对境界的追求也就依然存在。在众多的反对声中,只有有敏支持喜爱数学的承载。不说妈妈了,就连哥哥也会冷语讥讽:“伟大的数学家怎么会来我这里借钱?”而有敏却说:“贫穷是对那些想要得到更多东西的人而言的,我觉得冰淇淋蛋糕比昂贵的手机好多了。你不适合现在的工作,数学家却更适合你,而这不是用贵贱所能衡量的。你这个傻瓜干吗放弃呢?”正如《红楼梦》里的宝黛之恋,宝玉看透世途经济假道学的面目,不想沾染官场的虚华习气,他想改变,又苦于人生在世的无奈,以及寻不到解脱的出路,他只好在女孩子中找到世欲苦缠的人世间的另一种美,也可以说是另一种境界。林妹妹在这时成了唯一能够解他心曲的知音。这种真正心灵上相通的爱情,震动人心的感情力量,成就了旷世经典的巅峰之作《红楼梦》。
虽然承载和有敏两人尚未真正的心灵相通,但有敏对于承载正如张爱玲所说:有美的思想,以思想悦人。她犀利的目光让人无法逃避,她固执的见地铿锵有力,这使得她看上去气质非凡。她用自己的一套哲学理论不经意间使承载在梦想与爱恋的漩涡中越陷越深,越恋越苦,再也无法找到支点平衡。《嫂嫂》的编剧不仅精通数学知识,还深谙中国古代经典的爱情故事的精髓。不禁感叹:此经典之难能可贵!
第五次, 承载和有敏在夜市小摊喝烧酒时,有敏微醉,感叹一瓶酒总是不够的,承载解释:烧酒的酒瓶每瓶只能装七杯,而七是一个素数,因此两个人和三个人喝都会剩一杯,四个人喝剩三杯,五个人喝剩两杯,所以还会再要,这是利用数学原理挣钱。以前没有注意过,原来韩剧中烧酒容易喝醉,不是因为度数高,而是几个人一起喝时潜意识地会越喝越多,直到“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然后我真真切切地觉得承载的眼睛里闪耀着无比智慧的光芒;然后,就听见有敏微笑着说:“你的眼睛又在闪光了。”总是在奇怪,为什么在看完《嫂嫂》后无法自拔,也许写到这里的时候终于明白,究其原因,就在于《嫂嫂》的细节是如此完美,如此真实,如此贴近生活,甚至已经达到了一叶知秋的境界。一个眼神,传达最真的特质;一滴泪水,流露至深的痛苦。就连这短短一段与剧情毫不相关的话,也能让我陷入虚假的真实,以为演员尹继尚的眼睛真的闪耀出光辉。《嫂嫂》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它所演绎的原是人心底最难言的伤悲。一件一件细小的伤悲,汇聚成难以治愈的汹涌的痛苦。而这样平淡到了奇怪的痛却最是揪心,也许是因为真实吧。但这就是神圣的自然科学——数学——所创造的奇迹!承载所有付出的努力都没有白费,他总在不知不觉中让有敏的爱情天平缓缓向他倒去。数学,是他最有分量的筹码,因为他是一个数学天才。
第六次, 看这个图片,觉得眼熟吗?真相大白之后,秀芝在咖啡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这个纸圈请求承载原谅。这个纸圈就是数学界出了名的麦比乌斯带(德国人Möbius发明的),它的特别之处就是该图形只有一个面。就让我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只有一个面”。可以这样去想象。找一只普通的项圈,放一只蚂蚁在上面。如果这只蚂蚁一开始是在项圈的内侧,那么它爬行一周回到原来的位置之后仍然是在内侧;同理如果这只蚂蚁一开始是在项圈的外侧,那么它爬行一周回到原来的位置之后仍然是在外侧。但是,如果把蚂蚁放在上面那个纸圈上会怎么样?蚂蚁可是会不知不觉,不由自主地从“圈内”爬到“圈外”噢!这样的曲面,就是单侧曲面。另外,单侧曲面还可以这样理解:沿这个纸圈上任一处出发涂以一种颜色,则可以不越过边界而将它全部涂遍(即把原纸带的两面都涂上同样的颜色)。其实这个奇特的纸带做法非常简单,只要取一张矩形长纸带,将其一端扭转180度后与另一端粘合在一起即得。好啦,现在开始进入正题(汗……)。为什么秀芝会说:“我的人生是无法从这里解脱了。”我们不妨做一个麦比乌斯带沿中线剪开。得到的两个纸圈是什么样子的?没错,两个套在一起的细一些的麦比乌斯带。如果可能的话,再剪这两个小带呢?然后再剪几刀呢?……可能是……可能是……还可能是……或者是……我们不去追究它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只是有必要知道秀芝把这个比作自己的人生就足够了。因为说谎让自己腾飞却毁了朋友的人生,一个本性善良心灵柔弱的女孩子,该有多么忏悔多么自责?面对自己的初恋,她只是无奈地微笑,除了这样,还能做什么?落几滴乞求原谅的眼泪吗?毫无疑义。解释这一切的前因后果吗?谁会相信。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吗?自讨无趣。好在秀芝是聪明的,从头到尾都是聪明的。面对承载这么一个数学天才,她知道该打什么样的比喻。她只想说:“我,可能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坏,杀死你的初恋,我也没过过一天的好日子。我后悔,自责,不论是她死了,还是她又活过来了;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做过的错事就铭刻在这条纸带上,就算是用剪刀剪,也剪不掉抛不开这段足以令我忏悔一辈子的从前。在我生命中,只有两个男人,一个是爸爸,另一个是哥哥。爸爸离我而去了。现在的我别无所求,只是奢望你的原谅。请你原谅我吧。也许你不知道,你的原谅是我最大的幸福。我好像很没有福气,可能我出生的时候,上帝喝醉了。”然而秀芝什么都没说,仅仅举起这个纸带,承载就能够洞悉得一清二楚。至少到目前为止,这是我见过的最经典的忏悔方式。
《嫂嫂》中六大数学妙用我就总结这么多,还有的大家补充啊!写了这么多,我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嫂嫂》的内涵确实深过别的韩剧,只要用心去看,用心去体会,就一定能悟出些什么。我觉得“经典”和“滥用”唯一的区别,就是“经典”的东西别人玩不起。以后再看到别人把什么经典长经典短的挂在嘴边,也别太当回事了。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