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途汀

【爱尔兰】【原创+截图】浅谈《爱尔兰》之另类

[复制链接]

4

主题

899

回帖

975

积分

黄金长老

积分
975
发表于 2006-1-30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爱>的结局

其实<爱>的结局很精彩.我的理解是真正的爱情是找到可以安慰自己心灵渴望的那个人. 而一个人儿时的成长经历就注定了他今后的心灵渴望.最后四个人都最终实现了这样的渴望.
当然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结局里,导演会把四个人还原到小时候的样子,让长大后的对方来安慰自己.

36

主题

2397

回帖

8737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8737
发表于 2006-1-31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雲少爺 于 2006-1-30 03:02 发表
看了最近愛爾蘭有點熱,忍不住來此撘一角
對於愛爾蘭的理解一些隨想,提供之前看到第五集後寫的
個人曾經以為它是部很高深的戲,需要很用心的看
於是用一走步調很緩慢的節奏去看
對它太推崇了,以致看到 ...

是啊 台湾姐姐的文笔我始终推崇 这样浪漫的文字适合爱尔兰的气质
写得好讚 我只有拜读的份了
终于把爱尔兰看完 立刻把它删掉 一点不心疼
因为我知道爱尔兰已经在我脑子里盖房子了
最爱15 16的台词 最爱16集
那份孤独感也许只有孤独的人才能体会

随心所欲好想看啊 途汀 咱俩一起看吧 边看边讨论

37

主题

2045

回帖

2920

积分

白金长老

积分
2920
 楼主| 发表于 2006-1-31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lmaria2002 于 2006-1-30 15:21 发表
其实<爱>的结局很精彩.我的理解是真正的爱情是找到可以安慰自己心灵渴望的那个人. 而一个人儿时的成长经历就注定了他今后的心灵渴望.最后四个人都最终实现了这样的渴望.
当然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容易做到的 ...


嗯,我很同意您的观点。

我觉得《爱尔兰》其实并没有告诉观众“爱情是什么”,并没有阐述“爱情的真谛”。更多时候是在向人们展现几种爱的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有些推崇中儿的方式——自由、洒脱,当然也将这种“理想化”的方式与现实碰撞出的不可避免的矛盾一一呈现。

中儿的爱情观是追求一种感觉即可,不希求永远和至死不渝,用江国的话说,“是危险的爱情”。其实这种“理想”的爱情方式也是很现实的——生活中能始终恪守“至死不渝”的爱情的人真正能有多少?生活在变,人也在变,爱情更在变。最后的结局,让四人分别与年少的他或她遇见,类似是对这种爱情观“只可意会”的表达,也暗指了现实不可抗拒的残酷性。

原帖由 流连飘飘 于 2006-1-31 11:03 发表
终于把爱尔兰看完 立刻把它删掉 一点不心疼
因为我知道爱尔兰已经在我脑子里盖房子了
最爱15 16的台词 最爱16集
那份孤独感也许只有孤独的人才能体会

随心所欲好想看啊 途汀 咱俩一起看吧 边看边讨论



好啊,好啊!其实在看《爱尔兰》之前无意中到《随心所欲》的纪念专帖里转了转,看了一句“这绝对是部提升韩剧质量的戏”,就超想看了!我买了《随心所欲》的碟子,还没看,准备在开学前看完。

飘飘亲,你看的时候要是发帖我一定会去凑热闹的,呵呵。

不过有点担心你是否能接受男主角(杨东根)的长相,因为关于《随心所欲》,看到过好多“男主角太丑,看不下去”的评论。

[ 本帖最后由 途汀 于 2006-1-31 17:43 编辑 ]

10

主题

542

回帖

674

积分

黄金长老

积分
674
发表于 2006-2-3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飘飘试试这个
http://bt.citymore.com/view.php?id=2984

不行的话用《预约爱情》搜一下,记得韩社、热线或韩朝风就有,只是现在下载的人少了

PS: 东根看惯了其实满顺眼的,要不飘飘可以先搜两张他嘻哈风的图图看、下两首他的歌听,呵呵~~

本来有2002MBC的颁奖礼东根、娜英、孝真获奖片段,可惜刚才试试已经失效了
http://community.chol.com/fanmadman/home/20021230.wmv

[ 本帖最后由 vecho 于 2006-2-3 10:26 编辑 ]

37

主题

2045

回帖

2920

积分

白金长老

积分
2920
 楼主| 发表于 2006-2-4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没人在第12页弄个索引帖em22本在第1页第1楼里加,却被告知字数超了。

主要是这个帖子里一些朋友的讨论、回复远比我写的精彩得多~现截录一些。

★内部链接——长篇特别推荐★
第1页#15:飘的郝思嘉(By Kit09)
第5页#69:爱尔兰倒是跟檞寄生的感觉到是很像(By vvldl)
第8页#106:李中儿的角色简析(By vecho)
第11页#155:《愛爾蘭》漫遊寂寞的世界 之隨想(By 雲少爺)

●内部链接——另眼看《爱尔兰》,批评的声音●
第9页
#128楼:(By 赫那那)
亲爱的楼主,我不得不泼点冷水。这是我最不能忍受的韩剧之一,太含糊了,所有的一切。
在大多数人都习惯了快餐文化的现在,还玩这样默片时代的伎俩实在是有些做作,另类的太过刻意,就象王家卫的《花样年华》《2046》一样,只是为了表现不一样,而故意的买弄别样风情,其实没有什么深刻到骨子里去的思想境界,仔细想故事的情节很简单,人物的关系也不复杂,只是在把讲故事的过程拉长,在把表演的节奏放缓,真的也就没有别的什么了。
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康国,真不知道他是哪个朝代的人?对感情还能有这么可笑的执着?
我是看完《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之后喜欢上玄彬的,所以来追《爱尔兰》,结果失望的简直无以复加,几乎连玄彬DD都快要不喜欢了!
我的总结是,彰显特殊风格过了头的片子,就是在故弄玄虚了,并不见的有好的结果。现在哪一部卖座的好来坞大片不是俗之又俗?可高额的票房又说明什么?大可以感叹人们的娱乐口味太低俗,欣赏水平太底下,但是人们喜欢,愿意浪费时间花银子去看,如果有雷同的同样还会趋之若骛,这就是大众的娱乐口味,迎合这些人才是不会亏本的关键!谈论思想艺术好象不是为了生活奔忙,闲暇时用娱乐打发时间的绝大多数人们的爱好,所以还是放弃把。

◆内部链接——三言两语 话《爱尔兰》◆
第2页
#25:(By 美拉奇)
看罢《爱尔兰》,如果非要说出是一种什么感觉,我只能讲体会到的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寂寞:一片深蓝而忧郁的大海中,四座看似相近实则很远的岛屿,潮起潮落的海水将之联在一起;天无边,海无涯,你我只是海中一座座互不相连的孤岛......正如休·格兰特在《四个婚礼一个葬礼》里面那句经典到极致的名言“Everyone is an island”。

#28&29:(By 一树树花开)
我相信中儿也是爱江国的,只是那种爱更像是生病时的依赖。然后病好了,想飞
江国对中儿,守护的心情多过爱情,他太想守护她,以以致忘记了她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即使还生着病,也有自己的意志和自由。他把她抱得太紧,让她自由的天性将要窒息,所以她最终离开他。中儿爱着养父母家的哥哥,所以当她遇到因为妹妹的失去而不再在乎自己,在乎生活的在国,他们被彼此深深吸引……

第3页
#33:(By Kit09)
中兒所說的"對不起,不能成為你的愛"可以是中兒因為自己的背叛,讓江國的愛失落而靠向詩恩.是中兒負了江國的愛,所以這句對不起是中兒的哀.
而江國的那一句"不能成為你的幸福,對不起,中兒",我的解說是因為江國的心變了,不能繼續和中兒在人生路上走下去,作中兒的支柱.所以這句對不起是江國的歉.

#40:(By yeti_Q)
我觉得江国和中儿的爱情真的是走岔叻...
当江国变了心,中儿却刚刚开始爱江国...
中儿对江国的爱,不是曾经,而是现在....

#43:(By Bear)
對中兒來說, 在國是否哥哥, 其實不重要, 她要的愛情是能一起經歷苦難, 在國之前能給她, 但後來在國選擇逃避, 所以最後他們的愛情也只好失落. 而這點是江國忽略了, 只把她作寵物般看待, 所以她對江國只有感激和愧疚.

#44:(By jxsz)
我认为江国一直都没有走进中儿的精神世界,他用自己的方式爱着中儿,却不了解她的需要,不了解她的想法,看着他为中儿做得一切总觉得象是重拳打在棉花糖上,努力却又不得法,他和中儿就象两个世界的人。江国这个角色比较讨喜,容易引起观众的怜惜,他的孤独、寂寞、善良、包容都让人心疼……

第5页
#66:(By wsjessie)
爱,并不简单...但它真实于内心,使你无法驱赶它,只有被它左右...

#67:(By anikismile)
我觉得这戏有点虎头蛇尾~~~
一开始女主角的出现总是让我觉得她的身世很迷离有很多不一样的故事~~~她的性格很洒脱又很封闭......
后来发现其实她的故事没有那么严重,她也很脆弱对待感情更是含糊不清足够自私~~~
所以我觉得很看不下去.
不是说渴望爱的人就可以伤害别人的爱啊~~~`
还好,男二号还是寻找到了令一段爱情`~~~  

#70:(By 抹茶玫瑰)
爱尔兰跟时下大批的电视剧是有绝对不同的,而且编剧想表达的理念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所有人理解的。我理解了,但是我不能接受,即使没有小玄子,我也不能接受这样的爱情。灵魂与精神上契合的爱情,但是却不顾实际。这是不是类似于一种柏拉图式的爱情?我不太确定这个含义...但是不管怎样,我总是觉得感性是对的,但是不能情感用事成这样。因为中儿和在国不顾一切的爱情只是给四个人都带来了痛苦。如果他们不相遇,他们的生活也许是平淡的,不带波澜的过了一生。其实有时候这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他们一定要追求认定是自己的那份爱情。

第6页
#77:(By spring0)
大家其实也不用太执着于谁与谁付出多,付出得少,在我看来,他们都同样遭遇着各种痛苦的事情,只是处世方式有所不同罢了,尽管有时候会伤害到别人,但有时候是在所难免的,也正因为他们之间的爱和包容,让我的心也融化了.
尽管大家觉得江国这孩子在里面太令人痛心,在国和中儿太自我,,但是其实想想,假如我们身在其中,也不过如此罢了。

第7页
#91:(By qingliu)
从个体的角度上,对每个人物我都能理解和喜爱,但是放在感情关系上,唯有中儿的婚外情只能表示一下理解但实在无法体谅。

#96&97:(By nyandnn)
多看几遍之后,渐渐的不再恨中儿,但还是无法释怀她对江国在言语上的伤害!就象江国的哀求:你就不能稍微在乎我一点吗?你有选择爱的权利,但绝没有伤害爱你的人的权利!
在福和中儿并不是一样的人,尽管都追求心灵的自由,但在福心里装着身边每一个人,而中儿只装着自己。

#104:(By annieuse)
这部剧我只看了几集,之所以看不下去的原因是男一号没选好,跟二号差远了,使我不相信女主角会爱上他 。

第8页
#111:(By 蓝馨)
其实我比较同意前面有位亲的说法就是中儿有点像〈飘〉里的郝思嘉,不过就江国来说,我觉得他对中儿其实并不能算是爱,就像在哪里看到有记者问玄彬对江国的理解他有说过其实江国对中儿是一种超越爱人的那种感情,我觉得这种说法比较贴切,中儿对江国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依靠,其实之后我觉得江国的痛苦更多的是因为他已慢慢喜欢上了希英……

第10页
#137:(By sunsmile)
江国是一个天使,但天使却走不进中儿的心里。而在福,他用琐碎的温柔,轻易便直指中儿的内心,令中儿觉得温暖,就象他对两人之间感情的告白,“我们不是欺骗,是罗曼史”,这样的在福,便已不再是一个垃圾了。

第11页
#151:(By 流连飘飘)
看过这么多悲剧
最难理解的是《爱尔兰》
台词最棒的是《爱尔兰》
以小见大的是《爱尔兰》

巴厘通俗而残酷
死爱华丽而低沉
爱尔兰朴素而隽永

巴厘是那种看了又看百看不厌常看常新的悲剧
死爱是那种看了心痛再看郁闷再看温馨的悲剧
爱尔兰则是那种只看一遍永远铭刻在心的悲剧

#159:(By hlmaria2002)
其实<爱>的结局很精彩.我的理解是真正的爱情是找到可以安慰自己心灵渴望的那个人. 而一个人儿时的成长经历就注定了他今后的心灵渴望.最后四个人都最终实现了这样的渴望.
当然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结局里,导演会把四个人还原到小时候的样子,让长大后的对方来安慰自己.

[ 本帖最后由 途汀 于 2006-2-4 22:53 编辑 ]

51

主题

3767

回帖

5534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5534
发表于 2006-2-5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途汀 于 2006-2-4 22:06 发表


很年轻嘛~什么时候和寅编剧再合作一把,韩国的编导有好些不都是不止一次合作的么~

VV,《死爱》你看了么?也是他导的,wuli飘飘亲就是寻导演过来滴

导演死爱的不是他哦김규태 (金奎泰)是死爱的导演,这个导演是김진만(金镇万),95年进入MBC,作品有威风凛凛的她,记忆中那部戏主角是裴斗娜,收视率也不错,而他的新戏是给EE拍的那部,正好那部的编剧也是威风凛凛的她的编剧,所以那个是第二次合作,很喜欢这个导演的风格,感觉上跟寅正玉的风格很契合^^
偶的围脖^^ 그래도 와라...내일도...모레도

10

主题

542

回帖

674

积分

黄金长老

积分
674
发表于 2006-2-6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vldl 于 2006-2-5 06:58 发表

导演死爱的不是他哦김규태 (金奎泰)是死爱的导演,这个导演是김진만(金镇万),95年进入MBC,作品有威风凛凛的她,记忆中那部戏主角是裴斗娜,收视率也不错,而他的新戏 ...




原来《爱尔兰》不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啊 不是说新人导演吗

我也觉得他对《爱》的呈现与寅编剧的风格很契合
而且很重要的是 这部作品无论是编剧、导演、演员在收视率持续不振的情况下 直到最后都没有散神没有敷衍 反而完整、出色地演绎了《爱尔兰》所要表达的东西 这个很难得 真要感谢他们

有点想找《威风凛凛的她》来看诶,裴斗娜我也满喜欢的

[ 本帖最后由 vecho 于 2006-2-6 13:03 编辑 ]

3

主题

74

回帖

106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06
发表于 2006-2-2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现在、未来 ......  連續流動不斷的意識流作品:

《爱尔兰》不是我最喜欢的韩剧, 但是却是至今我最尊重的一部韩剧作品,尤其是对导演的敬佩。 结局的拍摄手法, 颇有义大利导演大师 Federico Fellini  所导的名片 《8 &frac12;》 的风格, 导演不用语言和对白, 而是用画面与动作、 黑白与色彩,将童年的回忆、 清醒的意識、夢幻的意識, 連續不斷的的銜接,  很成功的以视觉效果,突破时间与空间, 让观众深刻的感觉到人物的潜意识与内心世界, 这是一部难得的艺术杰作。

如果你喜欢电影《8 &frac12;》,或是作家 威廉•福克納 (William Faulkner)、 維吉尼亞•伍爾芙  (Virginia Woolf) 、或是  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 的作品, 你可千万不要错过了《爱尔兰》。馬塞爾•普魯斯特 曾写过《尋找失去的時間》,又譯《追憶逝水年華》,韩剧《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也曾略提过他的作品。

37

主题

2045

回帖

2920

积分

白金长老

积分
2920
 楼主| 发表于 2006-3-19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ddle 于 2006-2-27 08:02 发表
过去、现在、未来 ......  連續流動不斷的意識流作品:

《爱尔兰》不是我最喜欢的韩剧, 但是却是至今我最尊重的一部韩剧作品,尤其是对导演的敬佩。 结局的拍摄手法, 颇有义大利导演大师 Federico Fellini   ...


这个帖子又被顶上来了~

看《爱尔兰》的结尾,对编剧和导演更加佩服,很意会的手法——看得懂的人更看得懂,看不懂的人更看不懂。

PS:TO VV、飘飘,我这几天才知道,原来《爱尔兰》的导演金镇万和《尚道》、《MISA》、《死爱》的李庆熙编剧也有过合作,就是在2005年MBC的《驿动的心》的第5部《外出》。而《驿动的心》的第6部《幸福》则是任正玉写的剧本,《随心所欲》的导演朴成秀任导演。

51

主题

3767

回帖

5534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5534
发表于 2006-3-19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途汀 于 2006-3-19 00:44 发表


这个帖子又被顶上来了~

看《爱尔兰》的结尾,对编剧和导演更加佩服,很意会的手法——看得懂的人更看得懂,看不懂的人更看不懂。

PS:TO VV、飘飘,我这几天才知道,原来《爱尔兰》的导演金镇万和《尚道 ...

驿动的心偶也听说过^^
是MBC一个大胆的尝试,可惜没有成功,记得那个系列剧一次也没有爬上榜
那个好像有很多导演编剧参加过,而外出因为有池成,当时还看过两眼呢
偶的围脖^^ 그래도 와라...내일도...모레도

0

主题

9

回帖

20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0
发表于 2006-3-22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没有看到《爱尔兰》的介绍就不会再一次的去看这本电视剧,是一部非常特别的剧本,需要你静下心慢慢去口味,需要看两遍以上才能更多的理解这部电视剧的精华所在.

0

主题

49

回帖

8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1
发表于 2006-8-13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记得一个片断:诗恩掌掴江国,中儿掌掴诗恩。三个人,两巴掌,瞬间的动作,瞬间的沉静。
中儿这一巴掌,是多么的重要,江国的眼睛久久不能从她脸上离开,国说“这是我第一次见你打人,为了我”——这句话可能很多人没有留意。后面,中儿谢谢诗恩给了江国幸福感时,说过保镖最幸福的时候是被保护的时候。
回头看,江国第一次从中儿处获得这种幸福感,就是从这一巴掌开始,这是一个女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男人做出的最直接的反应,不经思考地,毫不犹豫地,这不是爱是什么。
总看到评论说,中儿对江国的感情不是爱情,我绝对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中儿爱江国,也爱在福,心里同时装着两个人。正因为明白自己的心,所以最后为了整理一团乱的局面,中儿离开了江国,也没有选择在福。尽管身体分离,但是心心相印,不管多远的距离,江国和在福都在中儿的脑子里盖了房子,他们永远和中儿在一起。

0

主题

49

回帖

8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1
发表于 2006-8-13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在福与中儿是否兄妹,编剧的确没有明确给大家答案。
这也留给了观众更广阔的想象、欣赏、理解空间。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爱尔兰》也一样,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爱尔兰》。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在福和中儿是兄妹。
如果不是兄妹,在福、中儿、江国三个人不会活得如此纠缠、压抑、难过。
如果不是兄妹,结局就不会以中儿孤身只影而告终。

反复看过多次爱尔兰,慢慢发现自己不再执着——变心不是罪过,是人都会变心;同时爱两个人或多个人不是不可能,相对于一心一意来说,三心二意更符合现实;人不分三六九等,底层的人不会永远在底层,命运不能控制,但我们能控制自己的选择。

37

主题

2045

回帖

2920

积分

白金长老

积分
2920
 楼主| 发表于 2006-8-14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艾蔻 于 2006-8-13 21:01 发表

我只记得一个片断:诗恩掌掴江国,中儿掌掴诗恩。三个人,两巴掌,瞬间的动作,瞬间的沉静。中儿这一巴掌,是多么的重要,江国的眼睛久久不能从她脸上离开,国说“这是我第一次见你打人,为了我”——这句话可能很多人没有留意。后面,中儿谢谢诗恩给了江国幸福感时,说过保镖最幸福的时候是被保护的时候。

回头看,江国第一次从中儿处获得这种幸福感,就是从这一巴掌开始,这是一个女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男人做出的最直接的反应,不经思考地,毫不犹豫地,这不是爱是什么。

总看到评论说,中儿对江国的感情不是爱情,我绝对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中儿爱江国,也爱在福,心里同时装着两个人。正因为明白自己的心,所以最后为了整理一团乱的局面,中儿离开了江国,也没有选择在福。尽管身体分离,但是心心相印,不管多远的距离,江国和在福都在中儿的脑子里盖了房子,他们永远和中儿在一起。

关于在福与中儿是否兄妹,编剧的确没有明确给大家答案。这也留给了观众更广阔的想象、欣赏、理解空间。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爱尔兰》也一样,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爱尔兰》。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在福和中儿是兄妹。
如果不是兄妹,在福、中儿、江国三个人不会活得如此纠缠、压抑、难过。
如果不是兄妹,结局就不会以中儿孤身只影而告终。
反复看过多次爱尔兰,慢慢发现自己不再执着——变心不是罪过,是人都会变心;同时爱两个人或多个人不是不可能,相对于一心一意来说,三心二意更符合现实;人不分三六九等,底层的人不会永远在底层,命运不能控制,但我们能控制自己的选择。


哇,艾蔻亲的分析让我很佩服呢!

已经好久没碰《爱尔兰》了,去年写的时候确实就是那样认为的。过了一年,之间看了一些《爱尔兰》的评论,看了《GOODBYE SOLO》,觉得对它似乎多了几分理解,认为它还是最另类的一部韩剧。

在《爱尔兰》的讨论帖里看到过这样的说法,说这部剧探讨的不是“爱”,而是大化了的爱——情。这样解释似乎也就没有必要争论“中儿自始至终到底有没有爱过江国?”这个问题了。其实我现在更倾向于中儿是“爱”过国的,可以是担心,可以是体恤,这样的“爱”也会使对方有幸福感,却并不是男女的爱情。如果说中儿为国扇诗恩那一耳光就是她瞬间流露的对国的爱情,那这爱情的稍纵即逝未免可怕得让人心寒。

编剧把中儿设定为精神病患很有用意,她什么时候是清醒的,什么时候又是含糊的,也许她自己都不知道。这又何尝不是在讽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选择不好,把握不好。

不同意说她同时给予在福和江国两个男人爱情,同时装着这两座房子。我认为《爱尔兰》呈现的爱情观也是“把握好现在”,不去想什么“永远在一起”,中儿到最后,很有可能是谁都不爱,恢复她孤独的灵魂,因为曾经已经爱过,已经走过那些斑马线。中儿的结局与她和在福是否是兄妹我认为没有关系。

至于这第二个未解之谜,我还是坚持“不是”。“是”只是幌子,一般人都会认为是兄妹便会有亲人的血脉相吸,然后他们两个追逐自由的人就自然要与血缘抗争,他们才会压抑,他们三个才会纠缠在一起,这样才有戏剧冲突。

不是兄妹,两个毫不相干的陌生的孤独灵魂之间就不可能有似曾相识的心心相吸?
不是兄妹,两个毫不受世俗羁绊本可以尽情爱到底的人就不可能因为“不爱”而分手?

我认为他们不是兄妹,才更加有力地表现《爱尔兰》的主题。

前阵子在《爱尔兰》的主题帖里我也有转这段话,看到它让我一下想到中儿和在福。
“即使两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看过《GOODBYE SOLO》,会发现,同样的问题,《爱尔兰》确实太晦涩。所以有时也会借鉴前者来理解后者^^

[ 本帖最后由 途汀 于 2006-8-14 13:06 编辑 ]

10

主题

542

回帖

674

积分

黄金长老

积分
674
发表于 2006-8-14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现在更倾向于中儿是“爱”过国的,可以是担心,可以是体恤,这样的“爱”也会使对方有幸福感
这也是“爱”!!

编剧把中儿设定为精神病患很有用意,她什么时候是清醒的,什么时候又是含糊的,也许她自己都不知道。这又何尝不是在讽刺现实生活中的人们——选择不好,把握不好。

我认为《爱尔兰》呈现的爱情观也是“把握好现在”,不去想什么“永远在一起”,中儿到最后,很有可能是谁都不爱,恢复她孤独的灵魂,因为曾经已经爱过,已经走过那些斑马线。中儿的结局与她和在福是否是兄妹我认为没有关系。
不是兄妹,两个毫不相干的陌生的孤独灵魂之间就不可能有似曾相识的心心相吸?      
不是兄妹,两个毫不受世俗羁绊本可以尽情爱到底的人就不可能因为“不爱”而分手?我认为他们不是兄妹,才更加有力地表现《爱尔兰》的主题。
完全同意。
尽管在观片过程中得到的直观感受是“他们是兄妹”,但其实“是不是”根本不重要,也不是中儿、在福以及编剧关注的重点。




“即使两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的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韩剧社区 ( 蜀ICP备14001718号 )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5-30 15:27 , Processed in 0.04534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