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歲的我看《外出》
一切,還來不及開始,就要結束了......
《外出》說甚麼?
《外出》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仁書和舒英揭發伴侶不忠的事實,第二部分是戀情的關始,第三部分是結局。整部戲維持一個「靜止」的狀態,有很多東西只能去感覺,沒有任何言語去形容。
《外出》的情
他們的情,混雜了各式各樣的情感。
起初舒英的沉默,反映她剛遭到重大事故的她,甚麼事還來不及處理,話也不想多說。仁書的問題,她回答得很簡短。他的出現讓她困惑,他,既是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卻又像是有著密切關係又不可分的人。他住在她的隔壁,在走廊上狹路相逢不是問候,卻是要求行徑一致。她還未來得及理清一切時,照相機蘊藏著她無法相信的事實。他檢查著手機的短訊,妻子公司的同事的話,讓他生了疑心。他狠不得背叛他的妻子死了才好。
這件事被揭發了,迫使兩條平行線產生交集。「你是怎麼知道的?」站在藥房前的她,給了我很大的震撼。那句話,背後的傷痛,令人難過。是一瞬間的呆住了,無法想任何事情。檢視爛車,交換手機,知道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那種突然卻又不是手足無措,似乎打從仁書和舒英的相遇,就暗示了這個事實。
她依舊沉默如昔。
面對他,她丈夫外遇的情人的丈夫,錯綜複雜的關係沒人想去碰,但,他卻不經意闖入她的世界。仁書一個人獨自喝著悶酒,悲痛已不足以形容,眼淚也無法淚出,錐心的痛,敞血的心,再多走一步,他就會踏入自我毀滅之路。步履蹣跚,搖搖晃晃地走去敲她房間的門,她打開了門,面前是脆弱無助的他。他闖入了她的房間,她甚麼也不知道,甚麼也做不了,最後任由他留在房間中。簡單的事,破除了一切的複雜,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更令人難過的是,他們要為不忠的伴侶承受不屬於他們的錯誤。各自的伴侶不忠已夠磨人,可是,車禍更波及了一個無辜的人。出於好心,也是道義,慰問死者的家屬。他們把仁書及舒英推開,毫不理會。舒英低著頭,忍受別人對她的苛責,不能反抗。仁書被死者的哥哥打,不可還擊。
回程的路上,舒英忍不住放聲大哭,不是她的錯,為何要她忍受?她不痛嗎?若說,丈夫的意外是一個打擊,不忠是第二層打擊,死者家屬的冤枉,這樣的打擊卻凌駕於一切。她一直強壓著內心的悲傷,也鮮見她的眼淚,到了這一天她實在無法再忍下去了。是的,有誰能夠認不是自己的錯誤?
但,事實,是殘酷的。
不過,同病相憐的他站在身旁,比一切都要重的悲傷,多了一個人去承擔。
漢江的奔跑,把一切都拋開的奔跑,她,笑得好燦爛。他不知不覺地被她感染了。
不知甚麼時候開始,她的臉再次展現笑容。
擲雪球,邀她一起。兩人步行了一段小路,是寧靜的。
走過花店,她買了一盆盆栽給他,著他好好照顧。她臉上帶著嬌羞的微笑,連伸出去的手都有點點的顫抖,背後藏著的是甚麼情感呢?看起來,就像墮入愛河的少女,將情書交給男生一樣。他說,不會讓它死掉的,她再笑了一次。要讓一切悲傷結束嗎?
餐館中,喝醉了的她,脫口而出說要像他們搞一段婚外情,說完這句話,她苦笑了,很不切實際的幻想,真的很不切實際,連她也笑自己的傻。命運,也許像一條魚,水中游來游去,卻不知自己在魚缸中,受著限制與擺佈。
留下了好多數不清的微妙,是感情的微妙,戀情默默地萌芽了。只差一個關口,戀情就會開始了。
甚麼都來不及表達,忽然事是發生得如此的快,混合著報復與戀愛的激情,是瞬間的還是長久的?
「你想去哪裏?」
「你說呢?」
瞬間的激情掩蓋了理智嗎?不,撫摸著她的身體,他既珍惜又尷尬,不自然得很。她觸摸著他的身體,不敢碰與碰觸之間,慢慢點燃了激情的火焰。可能只是想不理性一次,也許是寂寞作崇,抱著彼此的身體尋求慰藉,更可能是不知名的理由,讓他們糾結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
他們合而為一。
接下來,該怎樣審視這段的感情呢?
海邊的合照,兩人笑得好開心,伴隨著海濤聲,好美,愛情本來是應該這樣簡單。
最喜歡的季節是甚麼?一個春天,一個冬天,假如有一個大雪紛飛的落櫻季節,是他們的相遇時機嗎?
再看一次有負於他們的伴侶,他默默注視,她甚至不想見他,蓋著他,怎麼有種想他們快點死掉的感覺?而牆上的月曆,已到了四月了。
撫摸著自己的身體,眷戀著他留下的一切,於是再約了他出來。她沒視過這樣緊張,注意自己的儀容,為著自己的緊張,她不由得笑了。
他們像普通人一樣談起戀愛。
但,一切,還來不及開始,就要結束了......
首先第一個難關,仁書的岳父來到,舒英被迫躲在洗手間.....
他們最後禁不住擁抱起來.......
仁書的妻子甦醒了。
仁書的妻子不能說話,也好,遲一點面對總好過現在。他依然盡責地照顧她,毫無怨言。仇恨已消失殆盡,他,開始也點明白。然而,舒英的丈夫的情形日漸轉壞,嬌弱的身軀面臨著重大的抉擇,該送他到首爾接受更好的治療嗎?
仁書在車上大聲歌唱,混著醉意地聲嘶力竭。
他們面前放著一個選擇,這個選擇是可以讓他們挑選嗎?
仁書在房中,不停開燈關燈,沒有目的。
舒英坐在房中,不知該怎樣做。
最終,他們選擇了最後一次的外出。
情感的流露上一次更多,複雜的愁緒混合著不安的未來,而至她終於忍不住問:「我們的未來會怎樣呢?」
下起了四月的雪,再踏上同一條路,他們的未來沒人知道......
未來的路,是屬於他們的。
《外出》的原聲帶
剛收到了《外出》的原聲帶。不少歌都有戲中的對白,像回到了戲裏一樣。最好聽仍然是外出的主旋律,即預告片的背景音樂。原聲帶也包括了演唱會的歌手唱的歌,但和整套片子有點格格不入。
禹成旻唱得不錯,但有些位置音準拿捏得不好。唱國語主題曲的林依晨,她的聲音局限了她的感情發揮。她的年紀不適合這套電影的感情,以致有點怪怪,但聽得出她的努力。
有些歌曲電影中較少出現,我也幾乎忘記有這首歌存在。
總的來說,原聲帶......只有Disc 1較有價值......
《外出》的演員
孫藝珍...
相較於以前的作品,藝珍變得成熟,演繹方法有很大的改變。特別是開首部份,無聲的演出蓋過了裴勇俊的演繹,恰當地展現了一個剛遭逢重大事故的女人,令人眼前一亮。因此,當她打破沉默,向仁書說出第一句話時,有種痛到入心的震撼。
電影中,舒英跟藝珍融和了,柔弱的外表卻藏著滿腔的情感,含蓄中綻放她的光芒。感情由悲轉喜,轉變讓人看得順眼,慢慢走出哀傷。
「我們不如也搞一段婚外情吧?」說完這句話,她苦笑了,無論是眼神抑或是語氣,比起哭更有深的感情。
另外一段是去慰問死者的家人,最後在路上大哭的一幕。
啊,忘了,送小盆栽和海邊散步也是特別的好。
簡單來說,這次真是進步神速,沒人不會相信她是舒英,我想這應該是她遇到一個好導演吧。
裴勇俊...
首段他的感情戲讓人一看就覺得他不是仁書,仍然是裴勇俊。或許是他俊俏的外表影響他的發揮,很難感受到他知道妻子不忠時的震驚與憤怒。
「你怎麼不干脆死掉?」這裏有點失真,記得看到以前的片花時覺得滿好,沒有了那種感情,應該說是.....不夠狠心。在戲院時,放到這一幕時,我聽到的是笑聲......
去到後面就漸入佳境了,特別是仁書喝醉了,衝入舒英房間一幕,充份感受到他的無可奈何。
仁書在車上大聲歌唱,聲音都沙啞了,單是背影,也有很突出的表現。對了,還有是收藏舒英,最後抱著她。
他的哭戲,是小男人式的無助,跟以前王子式的哭是不同的。
他身上有王子的光芒,說服力相對減弱,不過他有一定的努力。
《外出》的導演 ─ 許秦豪
不知為何,很多預告的片花都被無情地剪掉了,以致劇情鋪排欠缺說服力,看出它的空洞,所以這一次招到了劣評。
他的作品我沒有看過,不知以前的戲怎樣。在《外出》中,他的個人風格並不突出,沒有建立一個強烈的STYLE,以致於變成了一部普通的文藝片。
外景偏重鄉村的地方,雪景拍得最好,有柔和的朦朧感,還有是前往醫院路上,兩旁的雪景。海邊也不錯,可惜的是,沒有配合到主人公的心情變化,比起劇照有點遜色。
配樂少,不過配搭得好,畫面聲音能讓人感受到戲中的氣氛。不過,有些調子太柔和,較難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總的來說,空洞的劇情及沒有強烈的風格,是《外出》最弱的一環。做得最好是氣氛的營造,瀰漫著空虛無助的感覺。還有就是對演員的教導,發揮了他們意想不到的一面。
《外出》剪掉的部份
(其他的麻煩各位補充)
在急症室門外等候,過短了
看出事的車子,少了舒英掩面的一幕
竹西樓
看電影,第一次初吻
擲雪球,仁書將雪球交給舒英,也不見了
拍結婚照
演唱會只有十秒不到的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