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1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州岛日记
EP 9-10; E, G5 r3 A* ~" H1 [
, U( N+ f( i5 u- B/ d- P0 ? [& Q- _5 S" L' j2 f. e0 Q
$ z/ T6 |/ L$ e* }& {
# P3 ^- Z. ^4 e5 J8 ^& d6 @
& `4 z. a& I0 \, `- q8 x8 t+ E0 b- A
每个人的故事正在展开:奶奶对爷爷的重新接纳,炳泰敏财夫妇的伉俪情深,炳俊的单身生活,炳杰的混沌度日,智慧秀日夫妇的生子决定,浩燮妍珠的冤家情缘,楚蓉的鱼塘管理……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智慧与敏财的母女矛盾,以及泰燮的爱情战役。, D6 y: l# I9 A
4 V' p- j* g4 ~2 _
. H5 D- @6 B$ e/ b3 O9 T
【母女】
+ d. L/ f8 W: L# b0 h# b+ y5 g; A; A
/ b" Z N! a3 D7 E3 j9 N 母女关系是一对微妙的亲子关系,它不只是两个女人的关系,更有血缘牵绊彼此。在母亲眼中,孩子永远只是孩子,那份血脉的延续牵出一生的牵挂。然而,孩子毕竟只是孩子,相对于母亲对孩子的付出来说,孩子无法对等地回报给母亲。
3 F- d5 ~# G' G" `. ?# r% V2 s0 Q$ o7 z c: C! b7 W" R
它是一种循环,母亲对孩子源源不绝、不求回报的付出麻木了孩子的心,一切都被孩子视为理所当然,只知索求,不懂回馈。直到某一天,孩子明白了不是每个人都像母亲那样爱自己的道理时,由此才懂得了感恩,珍惜与回报。
' a6 C- [& }7 D0 E
7 Y1 D7 z. v( J* D& L3 d/ A 人是自私的,因为他的本能。母爱是伟大的,因为她的无私。女人是特别的,因为她的感性。女人因重视感情而计较感情,对自己在意的人,在意的事尤其敏感。因为同是女人,若再加上同是母亲,那么女儿更能了解母亲的心思,也就有了女儿体谅与回馈母亲的前提。然而,女儿对母亲又是自私的,因为母爱培养出的惯性,计较母爱的瑕疵,尤其在多子女的家庭里,容易产生比较下的心理落差。3 V9 z, H; Z1 j. G; F
) s: }* n; Y1 S/ h. p! M
在母女关系上,因同为女人又是最亲近的血亲,若产生矛盾更容易受伤害。因此,要经营好母女关系,关键是理解与体谅,而归结到一点,就是对彼此的爱,不仅要有爱的动机,更要有爱的能力,以及正确的爱的方式。6 I4 C: V V7 b1 z i
# `4 A" v- K# X$ c) R: }
智慧与敏财都爱着对方,所以在意彼此,也了解彼此。无论当初基于什么理由,敏财总归生下智慧,担负起身为母亲的责任,而且从未后悔。如今,智慧站在敏财当初的立场,就该明白一个道理,所有事不是理所当然的,就像母亲生下孩子。她的人生是靠母亲牺牲个人的人生得来的。/ a" F0 u# q6 X8 e v8 _
" t9 l5 \ }7 {$ Z; H
知道了这一点,智慧还能毫无负担地说,她的人生只属于她自己吗?既然她对母亲曾有舍弃她的念头如此受伤,那么她想要舍弃的小生命呢?是否也会和她一样?
4 \2 b6 J& M8 n0 |, j% D
, j) t4 Z8 A# B: e+ i' e; s 在此之前,智慧因周围人的迁就而麻木地无法感受他人的真心。她只看到自己因母亲的改嫁而受过的苦,却没体谅母亲的辛苦,没去用心地感受母亲因这份亏欠而给予她的深沉母爱。比较敏财对智慧与楚蓉的态度,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也有智慧嫁人的原因,但在家事的分担上,主要是由楚蓉帮助敏财操持家务,智慧很少动手,何况,智慧一家仍寄住在这个娘家。敏财正是伤心于智慧对她的不体谅。
% e( K% m' f" f
) ?# r$ F9 Z8 I 敏财让智慧对腹中的孩子产生了负罪感,因为同理心。计较曾因母亲吃过的苦,伤心母亲曾对自己的否定,推己及人的智慧站在了敏财与腹中孩子的立场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最终,她体谅了母亲,也尊重了孩子的生命权。这次,智慧真心地决定生下孩子,非关任何外在压力,炳泰的同意只是她的台阶与借口。
; @( w7 s8 S1 i9 D" T9 a
* [+ i$ y5 O7 R8 t- _
& X, T( t/ I7 h8 \【错爱】
5 X# X7 ^# Z/ M0 ~/ N6 x
( L$ w+ \; h# Z8 G' B2 s0 J/ M$ F( X( T6 j( w. y/ `7 C
彩英放弃泰燮的理由耐人寻——原来这个男人不爱任何女人,他只爱男人。
0 ?3 @7 w1 Q k+ |( S# O% D+ u1 q ~2 g' D: w3 A- q! S( Y
彩英是个自信的女人,相信自己的能力与魅力。贸然闯入杨家宅邸,就是源于这份自信,让她有积极追求爱情的胆量与勇气,这份自信又进一步衍生出自以为是的心理。我不认为彩英选择放弃泰燮是因她对泰燮感情的尊重。试想一下,如果彩英的情敌是女人,她不会就此放弃,而是据理力争。这证明了什么?这是彩英对泰燮感情的勉强,对泰燮感情的不尊重。如今,她放弃泰燮,尊重的不是泰燮的感情,而是泰燮的先天心理异常。
( x- y1 v4 }* v5 G. `: v( I6 H% _
在泰燮对她坦白后,彩英表现出成熟善良的一面。对这段感情付出了真心,受到了伤害,却无法责怪泰燮,因为这不是泰燮的错。泰燮选择向她坦白,这份用心与勇气,彩英察觉到了。想想泰燮为此吃过的苦,以及他将要面对的困境……彩英没办法和泰燮计较,也无从计较,因为她对泰燮的真心与感情,所以更加心疼与体谅这个男人。
6 g! \% K8 k1 Z! r. h5 i
+ [% |7 X9 y w7 C) b% n* g$ E 只是,这份伤害该怪谁呢?或许,彩英真正责怪的人是她自己,因为她对泰燮的不了解,以及不曾走进泰燮的心的事实。在泰燮对她坦白的那一刻,彩英才第一次走近了泰燮,也真正地了解了这个男人,却也注定了只能是朋友之交。
' O, o7 c6 P& H# F
7 K' X* c2 _# v' L2 E: [ 人生难得一知己,这也是不错的结局。& }% ?7 w) w( W- _) M4 j- C" v
( |" |: C4 N, E6 Y+ r. ?9 i6 r 泰燮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能对彩英如此坦白,实属不易。从他对彩英的自白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泰燮的内向源于自卑,因为与众不同的性向。. R. y" g# [6 `' K" q4 H) h5 e
n v& `% K( X: J; _* ^- ?7 C: k1 ]
“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迷惑过,否定过,逃避过,痛苦过。对景修的爱,让泰燮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气——不愿一再地否定自己,想要堂堂正正地做回自己——这就是泰燮对景修的爱,不亚于景修对他的爱。将景修介绍给家人是泰燮的面对之路的第一步,向彩英坦白是它的第二步,未来还有更多难关要闯,真心地祝福泰燮!
: [! n. h9 q* Z/ y; {, j R6 n& w
泰燮的那双泪眼让人动容,无法抑制的泪水,源于三层心理:首先,如释重负。心中的秘密又多了一个人知道,暂时卸下长期压于心底的一块大石头,有个喘口气的机会。其次,温暖,感动。彩英对他的性向的理解与心疼,打动了泰燮,这是孤独的泰燮一直最需要的。自认伤害了彩英的泰燮无法不对这样的彩英动容。再次,世俗压力。正因知道即将面对的家庭、社会的压力有多大,泰燮才对彩英给予的理解如此珍视与感动。
2 u N3 ?- ^3 d @. Y1 h
- L% V$ L4 E+ a: G: Y! ~& d! G# | 前途多难,泰燮珍重!
/ b H$ Q# l) k! B+ D5 z2 q% K& D0 o+ z* d- q
[ 本帖最后由 ulysess2009 于 2010-5-25 15:2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