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7-25 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多去了解了電影"手紙", 即使還未看到電影,
3 f: A% o2 @/ N8 Q `# c卻在自己去思考電影"手紙"原著題材的本質,就足以哀傷。
4 Z! i7 `; Z) P/ i/ r8 z& l4 W2 e/ k. z
溫柔的哥哥,為了弟弟的學費,竊盜下誤殺而入獄。
9 f3 V1 E0 ?! C; O: ]. {原本出於愛弟弟的初衷,卻變成了弟弟人生從此的負擔。 m! R: p+ X9 ~; l3 B& p, s
背負著「犯罪者的弟弟」的身份,人生的幸福一一被奪走。
' S0 F+ ~& h# a在社會的偏見與歧視下,弟弟漸深的恨意。/ E9 h- i, |3 G$ ?0 o! L
但哥哥是為了自己而入獄,弟弟是不該也不能去憎恨的吧......
0 D: b; M( T, R4 [但人生一切的崎嶇,卻又來自於哥哥.....3 e3 m0 |0 E' m) B0 J" G
還是說該憎恨這個社會的對犯罪者家族的偏見,
) a3 B6 @% b# y9 A) S: K可是身為加害者的弟弟,面對社會的偏見,是不是原本就是該背負的罪呢?5 ?2 d$ ^# n$ W8 G, T7 |! h5 v
這是對犯罪者的懲罰嗎?但如果犯罪的起源來自於善意........
+ P8 ^2 i8 A w! }3 k. P7 H最後的弟弟,為了保護自己的家族,不再背負「犯罪者弟弟」的身份,決意切斷了與哥哥漫長歲月的「手紙」..... z* G" E: z: d3 L( v1 b
弟弟最後的切斷,是否是對最初為自己入獄的哥哥,所做的背叛?
" E+ [ N. ^0 P. j但從哥哥入獄後,自己人生所背負的沉重,卻又是源於哥哥的犯罪?4 L: H! V) D% D, ^6 E8 k
面對自己新的家族,如果不切斷與哥哥的手紙,自己的家族將延續的背負下去嗎?
# f2 \1 [' }* k弟弟最後的決定,是對?是錯?( ^5 U+ n! }1 O3 A1 D
而這兩個相愛的兄弟的最後,是整個社會對犯罪者的懲罰與所要求的代價嗎?
: ~7 U5 B. b- e5 C# P( p
/ R# z7 U4 G$ w) f! o再多了解了內容後,想到原作中,因「衝突」所產生的張力與痛苦,
( [/ m& |# e- }# W0 }- V* H* F「手紙」中,那種兄弟親情的牽絆,到底是愛? 是罪? 是罰?$ H9 B9 f, i# J! h
* v$ m( v# B8 X9 {4 K7 X# W當哥哥為了弟弟所付出的「善意」→ 變成弟弟人生中所遇的「惡意」
9 P; @# Z( ?7 i9 N# W3 M當弟弟面對社會的「惡意」,所漸深的恨意,
( i4 j( z ]4 O8 E6 h該恨的是哥哥?(但哥哥是為了自己入獄)8 S8 L% u# q! @: _' M
該恨的是社會的偏見?(但自己是犯罪者的弟弟): ]( X+ i; T5 y( @
亦該恨的是自己的出生? 該恨的是命運?或者是一種的宿命?( w# l5 p; g6 h& O
而為了保護自己的家族,卻得去捨棄另一個家人(哥哥),這是一種結束還是開始?- ?9 S1 R& S: }7 W* H! u
弟弟真的得到了人生的拯救了嗎?而哥哥的人生呢(為了弟弟所付出的歲月)?
- K# N! C) V( B+ E: x. ~
! S8 F% G: h$ x2 ~/ c7 Z: B而社會對犯罪者的偏見與歧視,無庸置疑的存在著,
" u: x( J1 d' }7 X只是不論犯罪的動機,犯罪者都理所當然要付出該有的代價,甚至是自己的家人也一起去承擔。$ j1 Y" t" x0 X1 ?6 P a
整個社會是太過苛責亦或是理所當然呢?
( L( E" Q8 ^4 n, {) v; m( y' k3 J5 R: z5 P+ X
突然,這些一直衝突存在的問題一湧而上,我想了很久........$ [* P0 l( v2 C5 x: P3 g. G7 f
在過去念劇本時,一直常會感受到的,那種兩面性的思維,
! m5 S4 b6 T' t8 y「愛」與「恨」,「對」與「錯」,「是」與「非」等等的價值觀,卻同時的存在,
: w- Z6 G, L; k" x當一切不能用黑白去劃分界線的時候,5 l2 x1 b1 q) w& e1 G# h9 B
那種灰色的苦楚卻也是真實存在於人生中,始終得不到的解答.....
* L/ _$ e/ N P2 F* p: S% Y. t( R- o' m, v/ h/ w. R
5 |: D3 p3 \( x: x
今晚有很多的思緒想宣洩,愈打愈長的傷感...........6 y7 [$ A% D' |5 q- d' Q& E2 ^
2 q' G# n4 |1 H" M* Y2 U6 B1 r. L
[ 本帖最后由 layido 于 2006-7-25 10:2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