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5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绝转载引用
. s1 f( V6 P# z+ S1 V4 T: f+ D, o E1 T: @ B
同伊 殊途同归8 w5 x9 f/ g4 e
# i7 y1 C3 u5 \* X9 d& P) H4 J第五页 汤药6 s# [! i) C5 P9 `
% r% V9 d! M W, a 熙攘的街市,人来人往,祭拜父兄之后的同伊独自走在路上,低头想事情,忽然被叫住,抬头一看,宫中来人正看着她,同伊见来人一副差人打扮,就是一惊,来人二话不说,立即差人架走同伊,拉扯之间,装有同伊为父兄和天寿上供的器具包袱跌落于地,任人踩踏。与此同时,在悬崖边发现头带的天寿,一脸焦灼,正在满处寻找同伊,他边跑边喊,激动不已。可惜,真是可惜,两人只差一步,若再跑快些,天寿就能见到一年轻婢女被宫人架走,脚边还有包袱杂物若干,但他就只慢了这一步,所以高声呼喊,也遍寻不着同伊,可叹机缘就如此擦身而过。姻缘也作因缘,有因才有缘,这一世,崔同伊与车天寿始终只差这一步,他们有缘无份。) b8 G: L9 V3 Q( M- s1 r
0 M; u* W3 p: L2 J
话题回到同伊这里,原来昨日同伊去买药的店里出了事,药店老板被杀,官差抓捕同伊,是为讯问。同伊抬起头,看到人们成群结队,都来接受调查,并不是只有自己,这才松一口气。可是,问题马上又来了,官差确认同伊的身份后,立即核查买的药给了谁,同伊只得说是给掌乐院的乐工,可是官差不信,当即叱骂同伊,指她说谎,药房内有的药物,是滋阴补气血之物,为的是让妇女尽快怀孕,而非治疗普通疾病。麻生太响,惊动了路过巡查的徐龙基。此时同伊虽然害怕,却依然平静面对,说出了药物有治疗头痛,补养身体的功效,让徐龙基顿生好感。看到这么伶俐的丫头,他想起了另一个叫同伊的孩子。徐龙基为同伊解了围,差人将同伊叫到讯问室内问话,言谈中提起六年前的孩子,不禁感叹。徐龙基的这番话,让同伊吃惊不小。这时候的同伊,不辨敌我,也无法分清善恶,她能做的只有否认。若是此时承认自己就是六年前为父喊冤的罪臣之女,那么受牵连的就不止她一个人了,连同雪伊与掌乐院的黄氏父子都要遭殃。机灵的同伊说出自己进宫时被安排好的身份,只说自己是岛上妓房里的使唤丫头,后来才来到掌乐院当奴婢。徐龙基闻听此言,当即黯然。然而,否认也没用,失望也不要紧,徐龙基虽然不知道眼前女子就是自己在找的人,但却对奴婢同伊的机智留下深刻印象。同伊与徐龙基的这次见面只是个开始,从这之后,他们就要开始漫长的合作,从人生历程到命运轨迹,徐龙基大人都要与此时还是奴婢的崔同伊有不少交集,两个人的命运被王权奇妙的联系在一起,真是奇特的缘分。: W0 j6 V* i9 i" k6 T, B
! B" Q5 Y/ n& P: H; { 看到这里,感觉出不同寻常的味道,查案,线索,他杀,讯问,笔录……将这些集合到一处,难道是韩国古装版的CSI?线索繁多,头绪纷乱,散布四方又被主线被集合到一处,所有谜团聚集到一处,此时真相才大白,这是在研究场景,而非专门研究他杀和尸体,所以,和洗冤录并不相像,类似的是CSI。美剧CSI(犯罪现场调查 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 ),就是分为三大城市拉斯维佳斯、迈阿密和纽约,然后将几个犯罪专家所研究的场景,画面集中到一处,其中往往伴有暗示,直到故事的结束,暗示与迷题联系起来,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就是美剧主流罪案剧的通常剧情安排与基本结构。然而在古装同伊剧中,仔细推敲之前的剧情,与罪案剧的一贯铺排与人物设定,也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这次安排的时代是朝鲜肃宗时代也是我国康熙年间,罪案发生地是朝鲜宫廷,围绕一个又一个罪案的发生与破获,其间也夹杂王与后宫的情感纠葛,也是贱民出身的后宫崔氏同伊的波澜万丈的人生旅程。
* N8 `4 t1 Q* v' s5 m' P v4 ~8 V4 H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李导演屹立古装制作多年不倒的传说,李导演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古装戏,塑造了一系列可载入韩剧制作史册,光彩照人的历史人物。李秉勋导演年轻时作为MBC的古装助理导演入行,后因为表现出色,被拔擢为古装导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初,韩国社会终于渐渐平静,政局相对稳定,带来了艺术创作的黄金时代,也是MBC (Munhwa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韩国文化广播公司)的鼎盛时期。作为韩剧制作中心的MBC电视台,在电视剧制作人才与表演人才的培养都有其独到之处,在这个时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在那个时期出身的MBC的电视制作人才和演员,大都成为日后韩国影视制作的栋梁之材。如当时常年与MBC合作的编剧金秀贤,在那个时候,因为MBC的厚待,出了不少好作品。虽然后来因为剧本策划矛盾,与MBC清算,不再合作,但无否认的是,历数金编剧的生活剧代表作,当属她与MBC合作的[爱情是什么]。剧集播出时万人空巷,从家庭主妇到公司职员,都爱看,甚至自来水公司都能查实在播出时用水量骤减,是因为主妇们在剧集播出时专心看戏,几乎不做家务。而李秉勋导演,从MBC古装的助理导演,升任为古装戏导演后,这期间拍出不少好作品。当年他执导[朝鲜王朝五百年]是历数李朝时代的各个历史人物的列传故事,留下的不仅是一班中年实力派女星的精彩演技,成全的还有日后成为国民演员的崔真实。不说不知道,在崔真实的演艺生涯里,演技出众的她,在短暂的一生里塑造了那么多性格各异的人物,除却初出道时李导的作品之外,不曾再有古装作品。0 X$ x, R% J, d. p# M& b) Y! q
3 _( `, u8 g/ Y/ N 韩剧的黄金岁月,MBC的黄金时代,如今再谈,着实让人感慨不已。不论MBC每年的状况如何,台庆剧总要大办特办,而且要做的有意义,折射社会变迁,体现现实意义。39周年的台庆剧是[黄金时代],讲述的是朝鲜光复前后两大金融世家以及大时代背景下三个年青人对于人生与金融意义的探讨,以及他们对于需要资金的人们以及金融大鳄不同的态度,说明了资金融通的基本规则和银行与银行家存在的意义,是一出时代剧。49周年的台庆剧却是古装剧[同伊],不消说,上一年的台庆剧[善德女王]革了韩剧古装戏的命,如同一剂猛药,让人冷汗心跳,这时候再来革时代剧的命,显然不合适,需要励志清新活泼的剧集来温暖人心,也需提升人气。而李导演的作品虽为古装,但一向都以温暖明亮励志为主题,用这样的作品作为49周年的台庆剧,显然很合适。7 s* r- t. X2 b7 y2 Z
, ?. O+ S2 L& i- Z$ ] 说完了李导演又说MBC,兜了这么大一圈,继续来说剧情。同伊机智应付徐龙基的讯问后,心事重重的站在院子里发愣,此时的她才回忆起小时候含泪为父伸冤时遇险的情景,徐龙基永远站在那里,说放她一码,之后箭如飞蝗,向她射来。多么痛苦恐怖的回忆,每念及此,同伊都泪盈于眶。看来,要人们往前看,无需回首往事的说法是对的,若是总是活在惨痛的回忆里,如何能够创造新人生。这时的掌乐院里,黄直长正在和儿子大个子乐工英达说起同伊,说到气处,伸手就想揍人,此时却见同伊垂泪归来,黄直长伸出来的手又缩了回去,因为心疼这个可怜又可爱的女孩子,气也消了一大半。看来,在宫里,关心爱护同伊的人不少,黄直长父子都是这样,这些年来,他们是同伊的家人。刚回宫的同伊还没能多拉一会儿琴,又被张氏差人叫走。连带着远处听琴那暗访归来的肃宗大王,也望远兴叹,每次都这样,听到兴起出,琴声就停住了。张氏叫来同伊,是听说同伊被讯问,却又机智应对的事,要嘱咐一番。由此可见,张氏有一班不德的下人,也有一位不智的尚宫,居然在宫内彻查闵妃汤药事件的时候,随意喊来奴婢回话,不嘱咐没事,这一嘱咐,麻烦就来了,来头还不小。原来,明圣大妃一直派人监视张氏的处所。这次看到同伊被传,知道自己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西人一派蓄势待发,要彻底整倒张氏所倚靠的南人一派。
" L$ D2 X! M0 L) u! b0 `; R* h" X
* c2 X0 L( q3 H; L: T 对同伊的检查开始了,山雨欲来风满楼。在同伊被查之前,金伊英编剧还安排了若干小故事,来说明监察部宫女的处事风格和实力水准。黄直长父子在宫外吃饭的时候,看到两位女子正在看向这里,以为是看自己,自作多情的上前来就要拉人,人是拉住了,却被两人中的另一人推搡倒地,还被狠踹。此时,二人才亮明身份是监察部的尚宫娘娘与宫女。原来,监察部也派人来宫外监视并抓人,监察部的尚宫娘娘们可不是好惹的,个个不怒而威,且机智过人,处事干练。这一次,抓的是针房内偷运物品的宫女。由两位尚宫带队,带监察部众人在路上堵住了被调查宫女的去路,证据俱在,任凭宫女哀求也不管用,监察部执法铁面无私。看到其中两位尚宫,就是一愣,然后会心微笑。这不是李导的固定班底么,原来她们这次演的是监察部尚宫,要继续做女主角的导师和同伴。监察部郑贵礼尚宫的扮演者是金慧渲(金惠善),人到中年的她演了那么多的家庭剧,最终为我国观众熟知的角色却是李导作品[大长今]中徐长今的生母朴明伊。因为古装扮相娴淑温雅,演技扎实,金慧渲一直都是李导的固定班底之一。之前在央视热播的[乞丐王子]中也有她的精彩演出,不过,金慧渲最为港台地区观众熟悉的作品还是SBS的年度家庭剧[糟糠之妻俱乐部],她扮演的主妇形象受到热烈关注,与搭档安内相双双荣获2008SBS演技大赏电视剧部门最佳男女演技奖,糟糠之妻俱乐部的热度一直延续至今。再看奉末今尚宫的扮演者,又是一乐,好一张熟悉的脸。原来是大长今中扮演闵尚宫的金昭怡(金素怡),这一位又是李导的固定班底之一。演员金昭怡虽然在时装戏中的扮相时尚华丽,可是古装扮相却清雅干练,台词对白还颇有喜剧效果,所以她在古装戏的角色往往带有一点点的滑稽。在李导演的作品中,有时候还承担宫内戏份中的搞笑重任。在这里看到郑尚宫和奉尚宫,就能预知若是日后同伊进了监察部,估计教导和辅助之重任是郑尚宫承担,而调节气氛的事,都是奉尚宫来做。
E& I# n. j% T4 w. l7 O1 N+ o* Y5 d& K' u
宫内有监察部,可查宫内舞弊也可查王家,这设置还真够进步的。但能有如此设置,也在情理之中。肃宗大王熟读我国史书,尤其爱唐史,一直崇尚隋唐时的风尚,还努力学习唐朝君王们的治国之道。在[朝鲜王朝实录]中有记载:
& V& \2 w U8 c9 f1 `% G. K5 A. Q4 u8 z% A6 u. M7 h: H8 C1 u- W
敎曰: “昔唐太宗曰: ‘今日吾生日。 世俗皆以为乐, 在朕翻成感伤, 何可宴乐?’ 子路尝负米百里之外, 及父母殁, 常思负米之日。 今予方在哀疚之中, 岂可晏然仍封诞日方物、物膳, 若平日乎? 其除之。” 尝命工作舟水图, 亲制文题其上, 揭诸座隅, 以自警。 一日出示辅臣曰: “君犹舟也, 臣犹水也。 水静而后舟安, 臣贤而后君安。 卿等宜体此画之意, 以尽辅弼之责可也。”
; S: z/ n+ ~% D+ a
. H" i: [7 D: m意思是说:& j; x( r3 Q$ V
, l) k1 p" e' r肃宗大王教导说:“昔日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世俗之见都认为应该高兴,在朕这里却反过来成为伤感,如何能够饮宴作乐?’春秋时子路也曾从百里之外背米给父母吃,到父母去世后,常常想起背米的日子。现在我还在哀痛歉疚之中,怎么能够依然快乐度过生日,照常吃饭,还要和平常一样呢?取消它。”肃宗大王还曾命令画工作舟水图,亲自写了文章题于画作之上,放在座位之侧,作为自我警示。有一天,肃宗大王出示给在座的辅政大臣们看,说:“君主如同舟,臣子如同水。惟有水面平静,轻舟才能安全;惟有臣子贤德,君主方能安心。众位卿家要体会这幅画的用意,以尽到辅助政事的责任就好。”0 S; ]3 k8 W) y) g) _
- r$ u2 r! L M! u+ s( s
肃宗大王说的话,还有另外的典故,可是在剧评中典故套典故,恐篇幅有限,在此仅列出子路百里负米的典故:
! H/ T0 W% {# i0 L* }- j% ^$ P
, B2 l- w! p. n7 M2 Z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裀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5 Y, y$ a# `8 A; b9 U
2 v/ V& \5 s1 [意思是说:
) U- M! d) [( d9 t. L/ ^: M/ C1 k- f, \5 m0 B. C: f8 y
子路生长在非常贫穷的家庭里,吃得不好,穿得也不好。他怕父母营养不够,为了让父母能吃到米饭,要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背回家奉养父母。虽然是这样辛苦,但是子路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后来子路的条件好,环境和物质条件都不错,可是他的父母已经先后过世了。生活环境这么好的情况下,他很想要报答父母之恩,可是父母已经不在身边了,所以他非常的痛心。孔夫子赞叹子路是一位非常尽孝的人。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所以孔夫子说,不敬父母,即使有孝心有孝行,都不称为孝,因为那跟家里养牲口没有区别。
' i: c2 g7 e, S- F
! J- V: Q6 f+ i% @0 s 话题回到监察部的来由,以史实而言,隋唐时最为先进的设置就是比部,比部受统治者直接领导,专查弊端,尤其到了唐朝时,这一制度上升到了顶峰,有专门设置的御史台,只接受君主命令,拥有无上的权限,可查王家之乱。这制度运用到我国的从属国朝鲜,成就了宫内监察部。从几个小故事来看,监察部的职能是查宫中舞弊行为,可查宫女宫人内侍等,掌管内命妇事宜,即使肃宗大王也不能多言。这么厉害的部门,这么厉害的人,可真不好惹。明圣大妃去引来的,就是监察部的人。她的谋划,为年轻的宫内奴婢同伊,又带来了新的危机。危机危机,有危险就有机遇,要如何应对,就看各人的素质和造化了。
* `( x7 F. o+ l+ G- ~5 Z. e
+ p+ ]: A* q+ e7 G 如明圣大妃预料的那样,同伊被监察部带走询问,又被监察部查出带入宫内的药材并未交给乐工,因此开始对同伊的拷问,可是后来发生的事,可就不在她的预料之中了。同伊进得监察部,由监察尚宫主审,同伊不答,后又由郑贵礼尚宫主审,同伊还是不答。看来,古今中外,审问的格局都大同小异,先是后果威慑,再是政策攻心,然后是春风化雨;先硬后软,敬酒罚酒,看你招不招。时间过去了,为求同伊这一句话,监察部尚宫心急,要提前用刑。郑尚宫看同伊伶俐,于心不忍,于是劝她说实话,同伊的一番话却反过来震撼了郑尚宫。同伊说了什么,让郑尚宫这么惊讶,她认为按照监察部众人如临大敌的态度,她的这句话影响甚为巨大,竟然是如此重要的话,还要以这样的态度逼迫,自己就不能轻易说出口。况且带药这件事,并非张尚宫的错,带药的自己和让她带药的张氏母亲都有错处,但因为自己的一句话,就要让事先不知情的张尚宫获罪,实在不该。郑尚宫让同伊说实话,是出于善意,认为她说了实话就能脱身,就能少受罪;而同伊的看法则是明辨是非,认清形势之言,还有为人考虑的厚道之心,实属不易;并且,以同伊奴婢的身份,不可能了解宫内复杂的局势,却能够依照直觉做出如此准确的判断,还能够在重重威逼之下坚持己见,就是不开口,实在难得。如此说来,有这番见识的女子,竟然是宫内的一个年轻奴婢,着实令人惊叹。惊叹归惊叹,该干的还得干。郑尚宫的惊叹化为对同伊的怜惜,却被监察尚宫批评心太软,要众人马上对同伊用刑。提前一个时辰用刑,这在监察部也是难得。 Z) ]" V. k6 q4 ]$ C
5 @3 t! `# B; Q8 h
刑具拿来了,人也绑上了刑椅,可是真正要抓的人,却自己来了。此时张玉贞带领处所的内人,自行来到监察部认罪,说明是自己让同伊带药进宫,与奴婢同伊并无关系。这一下子,论到监察部的人吃惊了,张氏怎么能自己来认罪,不过也正好治她的罪。张氏的举动看似异常,实则必然。以她的智慧,不会不明白肃宗大王褒奖奴婢同伊所谓何事。褒奖是因为欣赏并且要鼓励这个年轻的奴婢。按肃宗大王的看法,年轻奴婢同伊事先与张氏并不相识,却肯为不相识的承恩尚宫张氏出力,还不顾自己的危险,在乱局之下保护大王,找到证据,其智慧与勇气皆可褒奖。因为,肃宗大王熟读我国史书,接受的是我国的道德观,赞赏忠义之士,尤其欣赏有义气肯付出的人。在[朝鲜王朝实录]中有记载:% b8 T8 {- B" _9 T
W% Q/ R8 [9 @9 u7 _) _备局引见时, 右议政金锡冑曰: “昔在庚寅年间, 朝廷募人, 送咨于登州军门, 其后明朝, 亦送人来泊宣川, 仍与交易, 而船人徐姓者, 终始往来通信, 淸人査问时, 其人被酷刑, 终无一言而死, 国家幸得无事, 不可无褒赏之典。” 王曰: “贱人无识, 而乃能为国捐生, 其忠可嘉。 子孙可用者录用, 如有属役者免役。” 4 T+ d6 K) J7 g8 D3 J, g+ U
& r) f }* ]* N
1 [; K8 d% W N1 W8 R, }
意思是说:准备好要引见时,右议政金锡冑说: 过去在庚寅年间, 明朝朝廷曾招募人手,送去登州参军,之后明朝也曾经送人到宣川,朝鲜仍然与明朝的人交易;并且撑船的徐姓人士,始终帮助往来送信,在清朝的人查问时,他被用了酷刑,自始至终不说一句话,而后死去,我国才能幸免,(对于他)不能没有褒奖。肃宗大王说:“出身微贱的人往往没有见识,但依然能为国而死,其忠诚可嘉。船家徐氏的子孙若能任用就用,若有徭役,则可免除。”
+ `! }2 J- E$ @9 Z6 }, a: I7 z* P" H1 ?3 E# E+ P
由此可见,肃宗大王对于重义者看重,哪怕出身贱民,依然褒奖有加,对于船工徐氏子孙都能如此厚待,更不用说是曾并肩奋战,还曾搭救过自己的婢女同伊,自然厚待。送药事件,张氏本不知情,只当是母亲送礼物入宫,若是知道事关重大,会由监察部介入,绝不会让肃宗大王嘉奖过的同伊牵涉其中。既然同伊已被监察部讯问,干脆卖个人情好了。张氏明白:带药进宫虽然违反规定,但并非大罪,顶多小惩大戒而已。她也清楚目前宫中的形势,虽然在音变事件中,南人暂时领先,登了高位,但根基不牢,此时怎可逞强,只能示弱。虽然受了这个小惩,但能向肃宗大王示弱,引得大王怜惜,也是好事,;同时,张氏虽出身贱民,但目前深受肃宗大王恩宠,也有不少追随者,此时保护奴婢同伊,宁愿受审之举,能赢得人心,让宫内出身微贱的宫女尚宫都感张氏之义,也能真正赢得机智过人又身负重大欲望的奴婢同伊效忠之心,只能说这时候去受审领罪是以小博大。说白了,保护同伊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赢得宫内人心,赢得同伊效力,最主要是为取悦肃宗大王。好个心机深重的张氏,掌管后宫之权于她来说,也只是时间问题。从张氏与吴大人的谈话中就可以看出,吴大人对于张氏的决断和果敢很是赞赏,但对她想要保护出身微贱的奴婢同伊的行为,心里却没底,因为政局复杂,不确定性太多,瞬息万变,很多时候并非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4 |" m s. X8 \! z4 I
# r5 D% P8 Z! P
果然,大妃娘娘这边开始行动了,通过监察部查抄宫室,将有毒药物半夏栽赃给张氏,这样一来,张氏就成了指使将有毒药物半夏放入闽妃汤药中并让药物混合产生毒素的罪人了。在中殿娘娘的汤药里投毒,是大逆之罪,罪该万死,轻则罪人受赐死药,全家获罪流配,重则满门抄斩。大妃娘娘先是设音变之局,要张氏成为祸国殃民的妖妇,被同伊化解之后,又出汤药迷题,非要张氏担下大逆之罪,下手果然够狠。西人一派渊源深厚,又有两位上殿明圣大妃与闵妃撑腰,依然占据优势,在张尚宫被关入监察部这千载难逢的情况下,西人伺机反扑也在意料之中。张氏打错了算盘,她什么都算到了,就是没算到明圣大妃会行动。看来,百密也有一疏。张氏要获大逆之罪是南人一派可就炸了窝。看完了急色鬼小吴自行YY之后,就是吴大人与侄子吴润的严峻对话。南人一党开始感受到了危机,但依然感到疑惑,老谋深算的吴大人对付麻烦最好的办法就是灭口,在灭了那么多人的口之后,终于要论到同伊了。他指派吴润找到同伊,杀死后嫁祸于她。# m: ~% y- C) w: ]/ h; ~
5 A. q( `. R- `7 |5 U; n( {$ s. g
花开两朵,各表一支。监察部内,张氏正在受审;肃宗大王来看张玉贞,含泪说出自己作为君主的为难之处,心机深沉的张玉贞又含泪说体谅的话,这样一来,肃宗大王的心沦陷的更深。张玉贞何等聪明,她只在监察部待了一晚,就感受到监察部的强大力量,也瞅出情形不对,监察部里虽然制度森严,但尚宫大都出身两班。看那二位尚宫老成持重,再看她们言行举止和衣着服饰,虽为宫中之仪,但肯定出身两班。这就意味着监察部的人有自己的优越感,从心理上其实是轻视贱民出身的张玉贞的。张玉贞明白要预先知道监察部情形,要监察部的强大力量为己所用,就必须要安插自己的人,可以看出这里又是金编剧埋下的一个伏笔,为日后同伊进监察部作了铺垫。虽说天机老人金桓的预言很重要,但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张玉贞不会为做某事而做某事,而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所以,她不会为害同伊而害同伊,她只有可能为了驱策同伊,让她死心塌地为己效力,或者在同伊阻碍前进时,才顺手除去。从九、十两集来看,崔同伊与张玉贞,光影之局尚未明确。
! O6 z2 ?# S, l- E' m9 t2 b3 S+ K
6 q, K+ K8 ~3 j9 F+ _ 与此同时,同伊不忍张玉贞为她受审,又想为她伸冤,正直的她跑去监察部喊冤,却被郑尚宫说了回来,善良的郑尚宫还提醒她快点逃命,可是同伊哪里甘心,非要查个水落石出不可。于是伶俐的同伊准备好了家什,又开始查案。上次查案是跟踪追查,还要获取证物,这一次呢,是验尸。说出验尸的打算,已经把黄直长父子吓的不轻,做了验尸之事,却把同伊自己吓的够呛。因为陈尸房里来了人,还在翻找东西,此时的同伊是来暗访,为的是找到证据,所以得背着人干。殊不知来者正是车天寿,天寿自从知道同伊在都城之后,就打算留下寻找,于是打入捕盗厅,干的还是老师也是同伊之父崔孝元的老本行仵作。车仵作进房是为了翻找当年的记录,崔奴婢进房却是为了查案,为张氏洗清罪名。最终,同伊找到证据,用高醋擦了尸身的手指之后,发现死者手指未泛红,也就是说死者生前并未碰过半夏。这样一来,案情就清楚了,同伊并未带半夏进宫,张氏显然是遭人陷害。出得房来的同伊,转脸却遇到了徐龙基,徐龙基在陈尸房外遇到奴婢同伊,知道她擅自去看尸体,本来打算呵斥一番,却发现奴婢同伊真有话说。一听之下,大为惊叹,立即进宫面见大王,要说明真相,而此时的大王却到了宫外暗访。6 Y, W0 \. `0 S; L7 o
9 G9 g2 N- c* m% Z 本周的剧情其实很简单,无非案情,询问,用刑之前,自首,再查案,验尸,遇险,重逢;简单的情节却带出了今后人物与事件发展的主线,也是同伊与张玉贞相对而行,如金桓所预言的那样,光与影,终生相随,形影不离,真正的开始值得期待。本周故事的最后,从捕盗厅回家的同伊独自走在路上,遇见了南人一派的杀手,泼了高醋打算逃跑未成,还被抓住,正在危急时刻,暗访的肃宗大王带人赶来搭救,看到这里观众才明白,难怪同伊在汉城府找不到大人,因为汉城府尹并非李氏,李氏是当今肃宗大王。这回,正主亲率手下前来查案救人。如此一来,宫闱朝野,又是一番风起云涌,预知后事如何,下周继续关注古装同伊。
' W8 B5 {) _; \0 Y( d0 l8 g
' M& u* z- w- ~* W1 Q[ 本帖最后由 wendy0608 于 2010-7-18 19:0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