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299# 郁流星 的帖子
郁-------& L# k; ^4 e8 l* A4 ?( h. R: L
; ?4 g% C# \' P c
週日那天 ,我的城天光很早便開 .! z& m2 W% S% ?8 q" v
超乎意料的比想像中早起 ,坐在案前, 不為閱讀 .我就著早開的天光 ,修改起衣物 .. f/ C) W7 d& p' |, T3 z: m
就在修改間 ,腦海裡像電影播送帶一般 ,開始ep21裡每一場 ,每一個對話 ,每一段想跟你分享的話 .那些資訊 ,蜂擁的從腦海中 ,心眼裡默念蹦出 ,彷彿他們蚩伏並興奮已久 .只等著有心人眷顧 .
8 P- Z+ \" O0 [6 n" r我在那些潮湧如蟻群中的思緒裡 ,手裡拿著針線 ,企圖補捉每一絲湧過腦海中瞬間的豐富訊息 ,想著只要抓住一兩只 ,就能跟你談上一大篇 .但後浪前推的速度幾乎讓我防不及防 .原來 ,我發現了 ,是我開了滿屋子音樂的緣故 .
6 w) J$ D) q0 ~' [) Q1 @. W8 R4 S1 m5 `" S2 V7 ~# v
因為作家事時無法放棄音樂的陪伴 .於是 ,我調整起心態 ,在音樂之屋中 ,將自己重新裝扮成為巨瀑底下的牢岩 ,曳落其中 ,任其思緒流過 ,只感受它以沖刷方式 ,帶來的驚喜交集 .& ~2 u: K0 y. k
: G6 n9 ?! e9 T; R& `5 e
週日晚上 ,一直盤桓在腦中要不要就著能補捉的訊息給你信件 .但一想到你也可能是個在寫評時希望安靜的人 .所以我將這個念頭帶上了床邊 ,一樣伴隨音樂聲入夢 .' @/ {7 C0 L! X4 J
0 T5 i& b6 E* @2 P! d, d
今早 ,我穿了一個新身份出門 .新身份是這樣來的 .& k0 K) C! K9 q6 |" v
我認為人與人之間 ,稍縱即逝的 ,最容易是緣份 .最可能錯失的 ,是在某一時某一刻 ,想要讓對方知道當時心情的那份感情 .因為往往 ,那份來不及遞出 ,或認為以後再說的心情 ,最最動人 .但最動人的 ,卻最容易在以為中消逝 .! b" K4 p/ w; q0 \" A
我跟自己說 ,那就不要涉及你進行的劇評 ,只談感動與人生 .因為也許這一剎那的感動 ,對於我這個太過於感性的人而言 ,潮湧的瞬間傳遞 ,才能讓你知道那份喜悅 .而要讓你分享的 ,也正是喜悅 .0 L6 u% a5 u- O$ p8 t$ O3 h" a( f2 H
你沒發現今天那篇字比起以前的信都短嗎 ? ^^) Y3 J$ Q N# J2 v
/ C; H* Z% P9 q$ N9 T" e
7 D3 J1 @# D" D在我所知道的戲劇 ,簡單分為三個功能 .6 ]5 c" s8 {; {8 N) s
一則 ,純娛樂性 ;二則 ,朝向專業訓練式的戲評 ;三則 ,是為驗證人生 .
) Y, `- p4 X2 {9 \$ n5 d當然 ,除了我所知道的方式, 我還相信它可能有其它我所未發掘的部份 .然而 ,不管戲劇擁有多重身份的數量 ,旁觀的立場應該維持主題性 .不要混淆了從中欲接收的本位價值 .這就好比我們都認為徐志摩的文采 ,屬於天生的才華 .才高豈僅八斗 .然而 ,在他的情感或婚姻道德上 ,卻無法與他的才華高度相比擬 .1 G8 i/ ]- r! X/ g/ V& i
那麼 ,當我們看待徐志摩時 ,就僅能站在切入的主題角度研究他 .我們無法將才華的主題給予他的肯定 ,搬到情感道德上去作持衡 .也無法這樣要求 .因為世上完人是極稀有的動物 .; Y) l; ^* y! ?7 u
- V6 }+ I) k$ B, F% `相同的, 戲劇的價值也能等量對比看待 .
z& ?0 a/ u8 l R6 y6 Z3 ~1 S Q9 U5 \
如果跳至一個影評的觀點 (我想你的觀點應該是在這裡) ,身為一個喜愛明經的朋友 ,一定有許多無法理解交代之處 .至少 ,用了各種解釋 ,多種角度 ,仍是會碰到死角 .如同你談及既然結局OK ,可是如果能在最末稍稍調換一下機場揮別的鏡頭 ,整個落幕的完整度會更好 .& ]( @. B# X% b B3 |" d+ b8 [
1 n- q: w. `7 ] \/ D我能理解 ,並同意你說的 ,ep21的節奏太多力有未逮 .並深切同感 ,關於張其俊的人物交代 ,單薄至喜歡的朋友無法忍受 .; H2 Y$ @4 t+ ]5 x/ x3 s% T2 d
我之能夠輕忽這條線的失敗 ,並非因為對其俊的喜歡少了 .而是在看劇的中間 ,我採用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信條 -------只看其優 ,不較其劣 ." j E4 F0 j& d" o) y- u& [. W# o
這也是我曾經跟你聊過 ,我認為張其俊這個人的豐滿程度 ,是言語之後未說盡之處 .只能靠個人的理解及想像 ,已經不能依賴金作家的一支筆 .
7 @8 ~& B2 @0 K' G t# M" `7 k$ V3 t8 j
3 r: ?/ L) D$ W, q7 \1 R( J0 ]& B
) O# c+ l% n5 ^' a2 x, h; K- \在金恩淑對張其俊的描寫中 ,其完整性每況愈下 ,我總想像成自己是她 ,必需夾雜在各種壓力的交攻下 ,如何完成這個作品 .堅持作品的本衷 .
$ _1 H. n2 G" w/ U, J8 W四個角色是如此難為 ,何況每個角色創作誕生 ,都帶著獨特的美麗符號 .誰也不應凌駕於誰 .於是 ,只能選最深沉隱晦的開刀 .* Q3 k( ^; v3 A4 H! ]$ b2 h* V. y2 {
這四人之中 ,其俊與承雅 ,心思是最深的 .情感最為保守 ,所以 ,在線性節奏中 ,最容易被調整的, 也就只能是他們 .! f! m" {$ ^. H0 O
就在今天早上 ,才跟同事談起 .有篇文字提到 .PB配 ,是金的擅長書寫方式 .難怪她寫得如此入情入理的和諧 .. X+ F$ A% }( l+ W& y2 Z
如以這個角度去推衍想像 .明經配 ,是一個創作者的新創作 ,也許在以前的作品曾經作小嘗試 ,OA卻讓這個意圖設計嘗試擔起大任大綱 .將它當成一種新的才華開發 ,放在新作品新作家中瞧 ,我認為它已屬非常之佳作 .這是我說 ,看優不看劣的作法 .因為我想像她的那份辛苦 ,而走到現在這種已勘美滿的情境 ,是我力之未及 .而凡我力不及之處 ,我都視為該當服氣 .畢竟 ,她之所為 ,是我斷所難為 .6 {; s, T3 N4 A3 D7 \8 S
* R& w$ x+ L d
或許這其間有許多利害交關的角度 ,是我所不能考量的 .一個作家如果能寫出炙豔於人的作品 ,怎麼沒有那種功力可以透視觀眾與作品之間期待的平衡感 .! v" L `- E' M) _% J
而她可能遇到種種困難 ,諸如演員跑場的行程 .允許拍攝的時間 ,甚至演員情緒上對角色的交融 ,甚至 ,我更考慮到, 即便一個工作人員的小小情緒 ,都可能從小小位處 ,影響整個流暢 .所以每每想到一齣作品完成的細節辛苦難以協調的龐大 ,我就能說服自己忽視自己無法忍受作品中的小暇疵 .
6 T4 H, Z" s+ c* P# `& O
; ]; a% N3 Z! d3 P
$ [# A6 J0 G, Y, @
" B, n3 @) I* a8 K' r% B換個方向 ,從驗證人生的角度 .我想對你談談對於那兩年的看法 .
* E y' g, B$ ^9 j4 }, e# F我是將其放到其俊的個性問題去思考理解它的 .
" u# W- e4 m1 o2006年 ,我的人生失誤 ,將我由安詳的世界推入一個絕崖之境 .日以繼夜 ,心中反覆的問題只有一句 :為什麼 ." v5 q4 C# {2 \9 ]
我曾經以為 ,自己已經稱上包容 .只要大條件大原則守住 ,小細節可以變動 .因此 ,我之所想絕對不可能 ,一定就不可能在人性上走至那番惡劣或意想不到之情境 .! f9 _! k( y4 V3 q: j4 B2 k# n
但這個世界每每教我驚奇萬分 .它不斷透過生活向我驗證生命 ,當我們以為那些看似絕對不可能的想法或是情節 ,在另一個人身上 ,卻可能是理所當然 . m7 u$ p; n) q6 x$ c. d. n) x( U
- p- l% Q: o2 y; r2 U5 p0 A1 ~1 j- w6 J
世事運作的態度是 ,許多我們思考時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許多我們認定的價值觀, 與事物接待或處理方式 ,本以為如同行禮儀節一樣的為大眾所公認 .但是 ,只有在經歷時才會發現 ,人性一如萬花筒般組合上的千變萬化 ,往往我們自身所執著的態度 ,當別人異於己的不等值 ,我們眼中的他們 ,正如同他們眼中的我們 ,一樣奇異而不可解 .8 I8 N" U. c( b8 m
/ g9 p7 t+ K% f4 I |在我們眼中那神奇消失的兩年 ,讓我們不斷嘗試著 ,卻無法理解 .$ d6 n! X2 s' r6 P: X) m
然而 ,對張其俊而言 ,跳空的那兩年 ,所謂何來 .也許正如我們認為 ,PB配勢必走到相愛的必然性是一樣的理所當然 .
8 }4 A5 S, w, n- B$ p: w% _) q, Z% L
至於為什麼 ,我想 ,只有深刻理解 ,或化成張其俊本人 .才能真正提出一個正確的結論 .於是 ,站在我嘗試用的理解是 -----對我們不重要的這兩年 ,對張其俊而言 ,卻是至關重要的兩年 .身為男人的張其俊需要它 !不管它是為了圓融吞噬男人的自尊自卑 ,是為了他們之間無法平衡的社會地位 ,或為了他所不曾言明交代的 ,情感的拿捏與放下 .甚至 ,只是單純需要將承雅推往全球市場 .
7 r5 }; J+ L( c* t8 Q$ J
: m% `& m" y- Y. Z6 P你不曾經對我說嗎 ?關於我的故事 ,只看結果 ,不看經過 .+ j; ^" l# r! |
這個方法 ,也許很適用在明經配的身上 .你是否認為 ?! b) {; P- ]1 A9 v; W- ?
; N; _( K7 w7 |5 D我是後來後來才明白 ,執著於知道為什麼 ,是因為我們往往以為, 只要瞭解了為什麼 ,就可以解決問題 .然而 ,我們們心自問 ,所企待解決的 ,與其是問題 ,不如說是自我內心的價值認同 .
! h/ A# ~1 `/ ^8 C; m8 }* c0 c- {無論理不理解為什麼, 都無法改變事物的結果 ,而我們所等待的那句為什麼 ,不過根本上證明 ,在這個已經成形的結果面前 ,我們的心 ,無法,跟上腳步 .0 C4 u2 m6 k* b( v# S( G; o
但如果去國兩年 ,能為承雅帶來最終的幸福篇章 ,無論那兩年的意義多麼突兀 ,又有什麼關係呢 !事實證明, 無論那兩年的價值是什麼 ,它的等值已經呈現 ,張其俊帶著一顆足以承載承雅未來的心 ,自遠地歸國 ,執她的手 .
1 z' e. L4 T" B" C5 H n7 a: h J/ F' x- q. @
~4 O1 r" U3 p2 e* _EP21收尾對承雅 ,坦白說 ,我也不滿意 .
+ d# q7 X# }2 l& e: G+ V如同你說的 ,這個角色的重點, 是魅力, 而不在其完整度 (我認為只要涉及張其俊及承雅, 完整度必需交由時間 ,而金作家在oa腳本中 ,最難的 ,就是時間 ,因此 ,最容易犧牲的, 也就是必需靠時間才能解套的這兩個主角) .但是 ,就算其魅力, ep21 在我看來都對承雅寫的不夠成功 .至少 ,我認為它沒有維持對她的一貫性魅力 .
- D0 w0 b# i( e不過 ,基於同樣解劇的態度 ,我仍未其找到了解脫方式 .那便是 ----- {& A8 @/ T' |4 c" A$ I/ {3 I
當一個個人魅力極其絕代的角色 ,縱使是一個真實的人物 ,遇到生命之中的重大轉彎 ,她仍得在傲氣中彎身 .在不妥協中 ,找到妥協可以鑿穿生命的落點 .
( M6 {4 X1 k. O其俊是承雅生命的沸點 ,而在那個沸點之前 ,為了闖過那個臨界燃點 ,或許 ,承雅必需有許多我們原來認定於她本質上的走位 ,才能突破臨界 ,達到沸騰 .
- I- l" L) R. D0 C- o$ u於是她在不輕易服輸時服輸 ,難以看見落淚時嚎啕大哭 ,冷淡至幾乎絕情的性格 ,呈現的驚慌失措 .而對方 .卻只是一個兩年 ,讓她獨處等待於乾枯之境 .* r5 ~8 z$ t; `/ x: a
她可能在腳本中 ,對我們觀者而言 ,嚴重的走位了 .但生命的變故 ,只要踩過一個人慣性行經路線的底限 ,需要跨越時 ,走位卻往往是必要的 .
( a$ f* C3 G) r; V. {( G) J
( c/ R( A- ^9 N- \* z; R% _5 I* g& U2 M: O問愛情有何緣由 .答案是沒有 .0 y# c2 S6 m9 m) i) t
許久以前 ,我總以為 ,本性如此 ,行走何處皆然 .本性 ,是可以持衡的 . 在我們身邊 ,有無數的故事 ,向我們招手見證 ,涉及情愛 ,卻永遠無法規劃規則 .: k( V( N6 [; x! h u/ b" S
承雅在ep21裡整集的展現 ,我不是以一貫性的張承雅視之 ,而是將其視為 ,屬於一名女子的 ,美麗轉身 .
0 z5 B! r6 A% Q, s8 [$ C3 C7 L在生命間 ,在情感的跌宕處 ,作不可思議的轉身 .
! e; {% w4 E- j6 d) |2 B6 c' h1 p
我眼中 ,金恩淑筆下這兩個人 ,最缺乏的 ,該計較的 ,又回到原點 ---是時間的問題 .不是他與她需要時間 ,是對於喜歡他與她的人 ,需要時間重砌他們之間的恩與愁 ,哀與怨 ,喜與悲 ,所要用到的時間 .
/ J/ [+ P4 L% ^; G3 W8 |- L* v- A6 x( f3 O& V; P$ [
你可曾體驗過生命中神奇的一件奇蹟 ?!( a+ t4 v1 v1 u6 @6 p% V
就像我們相識的時間甚短 ,但在我們交談相處間 ,那份流動的韻律 ,卻遠遠在能以數字交代的符號之外 ,它擁有所有言語能刻劃盡的氛圍. 是你知 ,我知 ,天知與地知的密碼 .可是在外人眼光中 ,那不過是一個簡短的單字單詞 ,也許只是一個嘆息 .
+ |3 k# W# }9 ]1 f' E8 \+ O+ I6 A5 `! |) C* R- a. A' w( d
其俊與承雅 ,在我的眼中 ,是他們之間獨自私秘所擁有的情感密碼 .一聲在我們聽來 ,或者只有一個淺淺不合理的嘆息密碼 .但這個符號 ,於我們可能沒有意義 ,對他們而言 ,卻能訴盡千言萬語 .9 r0 G. c8 A5 F
7 }: z- {+ A2 B& |
6 j) R. x! N W4 b6 Q最末 ,我要說金恩淑在我心中仍將這線頭結得不錯 .排除掉技術問題(如你說的收尾機場揮別我視之為此) .你說, 英恩對承雅談起那段關於感情結束的話 .其實 ,我耳中它是一個解套的密碼 .
' | W. U; s, Z對情感終點採取的抽離解法 ,是否如同我們該對他們之間, 種種無解的抽離解 .
% N b% i4 N; M% Z1 [我認為金恩淑的人生觀非常有深度 .其表現在於在我眼中, 是當她企圖詮解一件情事 ,將理念彷是遠遠拋擲於一道野溪間的長釣線 .釣線長細 ,而我們追尋線線的落角處 ,擎掌以掩陽光的透照 ,卻發現 ,在我們追尋的當中 ,有其它更有趣的光芒 ,足以搶奪我們的目光 .
9 ]3 H {( O. B. V% E最終 ,看見線頭明朗落在清流與礁石之間 ,突然理悟人生原來如此透明的滿足, 原來不在補捉 ,而在追尋 ,因為至始至終 ,我們可能沒有看見魚群 .但卻永遠難以忘懷那份感覺 .( J- u D% o0 L' g% k/ g
% \% [, {% G- `' k- @! X3 [0 O0 [6 Z- a! m! E) D4 f) J" Q
6 I9 d% d; a5 o1 v
末 ,我很欣賞你對自己的了解 .你說 ,在這種情況下 ,你能測量自己只有兩種走向取法 .在這一種自我理解上, 洩露的 ,正是你對自己的規劃能力與了解以及你個人對事物價值的量測方式 .1 D+ D2 R3 _3 `* l
) z/ A: P) r F( g! X- V
也許戲劇是一種固定的作品 ,但我認為, 從固定的作品中 ,也能理解角色的脈動 .就像你只是談話 ,只是落字 ,但即便人如何強制自己包紮綑綁自己情感的呈現方式 .在語言或交流之中 ,只要細細品味 ,就能發現許多寶藏 .而正因為那是原來被企圖包裝的 ,不容許流洩的 ,因此 ,那份含蓄的美感 ,夾雜著領悟 ,才更是漂亮 .
# |1 ? I/ b% Q5 v0 N+ T. D我認為無論你更新過速或過緩, 取決原因, 時間的擁塞只是一個必然存在的因素 ,真正決定它的速度, 應該是提供你情感的澎湃沸點. 是否能超過你理性 .時間是理性 ,它被強制執行放緩 .但只要外來的情感提供你足夠的燃點 .引燃沸點 .你的評文 ,就有加速的第一種可能 . ^^0 j v% R6 A5 r+ t+ L+ v! J4 m* [/ I9 p! P
# ?- ^6 W4 n4 S1 J; q9 l
我的來信 ,可能是這個助燃劑之一 .不為了我是你相交的份量如何 ,而在於交流時的那份狂熱與互知 .我想 .
' R* S+ y, R4 w5 D* Q: u3 z9 o- \% h2 o8 K& F
末末 ,如果我告訴你, 在這個週末 ,我能預料到你仍然無法釋懷ep21的終章 .你是否會覺得驚訝 .. C0 p3 ]3 p& e: N
與其說我猜測 ,不如說是透過你短短的版上留帖 ,所聞到的氣息 .9 Y7 _) G4 f U$ U7 z& W
你曾經說 ,自己是個血液中都流著冷靜與對情冷感的人 .然而 ,不知道你是否測量過自己 .如果你在ep21仍能對這個局如此咀嚼 ,如此難以忘懷 .或許 ,其一是你希望金恩淑給你一個 ,拉你造夢以後 ,不負責任的解釋 .但或許 ,其一也側解了關於你 .對情冷感 ,可能是個包裝 .因為你仍有一顆會因為情的悸動而鼓動虎虎生風的心 ./ E7 z' _0 g0 Q0 W' E7 A( J
! q. Q/ K# c7 z' l; F$ }8 x1 ~' F1 ^
7 t' ?) T2 U1 T, v9 P, a- I- B只要撫心能感觸跳動 ,低溫 ,也許只是一種保護的必要措失 .它是你的手 ,不是你的心 .
2 o8 O9 W8 l. ~# M; y# ^我想 ,你的手管的是理性 .它直達腦中樞 .( o( L8 C- y2 j- f
而你的心有一部份還為你藏著感性 ,如同康熙藏於匾額之後的繼位密詔 .
8 }/ l+ m& p6 f: \' q1 x8 @% v秘密秘密 ,卻是昭然若揭 .0 `; i, N6 f! ]$ U# D; N( u0 K
% f$ b0 i# ~1 _' ^) G* N, r* ^
# Q! J' L$ A3 C
g. 2008.05.19 13:187 e6 _; {! O" z; u, H0 p
7 K# |4 ^% i8 J7 ^* a" O
/ q! g0 [5 c" p+ z% J" }0 Rps: 這封信在po上的前一刻 ,社上因為吊念 ,暫關了三天 .於是 ,在這三天之中 ,我二修了這封信 .原因是 ,我認為自己的思緒太跳脫 ,談的東西忽遠忽近 ,希望能整理出一個整齊的篇幅 ,讓閱讀時清爽舒適 ,結果下場是越修越長 .你就將就點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