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27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观后感系列(十三)
; P5 z+ f5 p( B- N* O+ r+ }+ j$ l# \; x
第43-44集观后感 4 j/ q# o9 v# G+ _
2 z. y& T! d" c6 l9 G) \
: B! t; w$ P, c" F( V4 q3 Z- i风暴来袭 * @, {# p a, Y+ T. f$ C% M; Y* z2 b ~
) Y3 F& k9 e9 h
& n8 H' V/ _0 W9 e/ a. j
! W% G- H4 L; n
l" e& i# f V
- a7 u3 _: Z/ t5 z) R0 I 第43-44集,德曼、美实的王位争夺战正式打响。新生的美实,放弃王后梦,向王位发起最后冲刺。政治现实,让德曼之阻击,艰辛、困难。无论功德、众望,还是实力,两派差距甚是巨大。美实的王位宣言,让德曼派的神经绷到最紧。背水一战的德曼,唯有整合最大力量,尽最大努力,施展平生所学,像美实那样舍弃自我、全身心地投入政治战场。
4 f5 s( a( O) b& R5 L8 B
1 @$ t) I. i8 c v: c( ]8 \* r “攘外必先安内”。团结,是两派的当务之急。德曼派的团结,在于春秋;美实派的团结,在于薛原、世宗。团结内部、夯实内部,以期达到实力最大化。唯有如此,才有足够的政治资本对付外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正是最佳的警示。 * R) ~+ M' M1 ^7 ?( p$ M
' {) T5 F" ~9 |3 L9 P# n; I9 ~6 h 德曼的弱势,使她急需最大限度地笼络、扩充王室派的精明强干之人。春秋,成为德曼政治版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春秋的加入,不仅夯实着德曼派的内部实力,更是对德曼派政治向心力的极大提振。德曼派做到了团结。
8 Q5 w! y7 c. ?8 C# b. J3 m& Y; z! l1 w; e* T2 z
美实的强势,源于薛原、世宗两派相安无事、相互配合。了解到“美实称王”的任务之艰巨,薛原、世宗两派已无暇顾及内部矛盾,因为现实政治利益与困难已被摆在眼前。如果连美实派的整体利益都无法保障,又如何言及集团内部的个人利益?美实宣言亲自出马角逐王位,不仅是政治梦想、政治利益的需要,更是强化美实派实力、提升集团内部向心力的需要。
0 [* o) ^* D& h8 Q& p6 u% E1 e R! b8 L* m
美实,自信又可敬。
" l2 u& S' o- V( S! {% m* |
" n2 y7 X0 W& r! r8 [* u$ e “公的祖父废主真智王、公的父亲龙树公、公的母亲天明公主殿下,都死在我的手里。为什么会是这样?是因为他们要以王室优越感压制我美实啊,是因为他们想压制我,还没有使用浑身解数的缘故啊。那就是谋略战的本来面目,不要错觉成仅仅靠脑子灵活即可。我美实一生为了成为王后用尽心机。我把全身心、乃至于生命都舍出去了。这样的我,如果恐惧的话,就死缠住不放过;如果想要复仇,就要像德曼一样把命豁出去。要想和我作对,只能用这两种办法。豁出性命战斗,或是死亡”。5 L$ S$ t4 p; t/ ?. {/ N, N; f& T
6 `$ ?! u. u, v5 }" k, X! J. `% O
美实的言语直击春秋之要害。没错,春秋的问题,源自于王室优越感。这样的春秋,无法认可美实角逐王位的资格——他藐视着美实的血统。王室优越感,让春秋自恃聪明才学,通过取巧的“耍嘴皮子”调动人心,以期获取政治利益。春秋的第二个问题,是他掩藏很深的感情伤口——春秋有着感情脆弱的一面。美实点出了春秋政治举动背后的感情动机——报复,犹如德曼重返徐罗伐时的心情。美实的嘲讽,逼迫春秋正视这个伤口。
6 j. }' F/ H- p" S& X# i4 k
. \4 S5 ~' @5 z, a/ `6 ` 美实瞧不起春秋吗?我不认同。春秋,不同于真智帝、龙树公和天明公主。春秋的战斗,源于主动;春秋的头脑,源于才识;春秋的行事,源于政治。春秋卓越的政治才华,连德曼都不吝赞赏。他的政治资质,美实也一定看得出来。
; {0 ~- P/ Z( n) |3 z! {9 L+ _2 |& }# J' h8 f) S& w# k. G! S3 a
然而,美实对春秋的态度,明显不同于其对德曼的。$ t7 C$ Q9 `. }) e! ]. m( X: m
$ _/ U* p; E# s$ y+ X$ Y( _; T- ]
对于德曼的请教,美实平和、真心而不藏私。她将累积多年的政治见解、政治手段与政治经验,倾囊传授于德曼。这些举动,源于德曼放下王室优越感,以及德曼对美实、对政治 、对梦想的真心。! A7 l4 x2 s- d% f% E9 S1 i; [& a
% }3 L+ j3 E; ?$ P, U
德曼的真心,唤起美实的真心。
- D3 \8 t0 i7 y( ^1 `1 \2 O R4 y s5 s: K7 ]3 W
美实的嘲讽与恫吓,实质上,是她对春秋的教导与训斥。美实的声色俱厉,源于春秋的王室优越感,更源于他没有用到真心、没有拼尽全部。或许,比起才华,美实更在意真心。这种真心,即全身心、抛弃自我地投入政治。强烈的自我存在感与自我价值感,让美实无法容忍政敌的无心以对。没有真心,在美实看来,是对其价值最无情、残酷的否定。
+ _- M z) L) v2 r ~
! [8 k% U! b- Z# @. W$ j 春秋的政治出身、政治情感,决定了美实无法拥抱他——春秋注定了王室派的宿命。德曼的弱势,自身的强势,让美实毫不介意地推春秋入德曼的怀抱。& r( m" n# A: k; K( O, i: t( a
& ~+ `/ r$ b/ W5 h' Z 春秋,还没有足够的政治能量,吸引美实的目光。& N/ C3 t- w7 [; a. P2 n f( C9 {
/ _! |" b. J- C 美实让春秋意识到对方的强大与自身的渺小。他的自尊与感情,受到双重打击与伤害。他受伤后的路径,与毗昙是一致的——两人受伤后,首先想到的港湾,都是德曼——或许德曼的温暖对他们伤口的治愈是种最好的慰藉。' B. ~; j. G0 A Q2 ~' K
1 p D/ c" Y- D 德曼在祠堂,真实抚平了春秋的伤口。" j8 C2 J7 w# U8 \
- `2 |) R' Q& L
“帮助我吧,有你才可”。“我是怀揣着怎样的心情来的徐罗伐?你又是怀揣着怎样的心情?问过我吧!不仅仅是美实,包括陛下在内的不像话的整个新罗,我要全部进行报复。我从今开始不相信世上任何人。陛下、王后、庾信,不会把心交付给任何人。当初就是以上所说的心情。用坚强的傲气和杀气,罗列出要进行报复的人。你也怀着这样的心情回来的吧。但是,春秋啊,那样还是不行的。因为是谁都不相信的缘故啊,什么事情也无从下手。我们一同开始吧,一起!”。2 M2 P, q/ c5 Q) s* w* g
! C2 ]8 @/ H! \9 t5 H 德曼的体贴、理解与需要,是春秋切身感受到的,也是他最在意与渴求的。, {; X/ j& }7 s! j! w
; R/ X4 e% i# o' P( r0 h+ R8 u" D' ? 祠堂里的德曼,已经得到了春秋的心。0 G) W7 T: N7 r" E& N1 \
+ W4 C) a, j0 m; \7 V/ }) H% b 德曼,被自己困住了,她并没有了解全部的美实。她认识的美实,从没违背过义理。美实以义理做行为标尺,是为了政治利益。这是政治的美实、现实的美实、时代的美实。“时代”,让美实在乎历史、在乎评价、在乎他人。9 ?) u& F* F! ^* f6 B0 f" D
~1 o" ~& s% ?2 N6 [ 这样的美实,必然遵循义理。 w5 i7 Q/ u: ]/ e y# _
( u9 i) q6 C! F$ G
然而,人无法始终理性、毫无感性。美实,自不例外。此前,她唯一的感性——与斯多含私奔。军事政变,是她的第二次吧。违背义理的美实,不是政治、现实、时代的美实,而是个人、感情、梦想的美实。感情的美实,被斯多含点燃爱情的火花;梦想的美实,被德曼点燃政治的火花。个人、感情、梦想的美实,真正为自己而活。只有此刻,美实真正地抛弃全部——不仅有自我,更有其行为底线的义理。: C- o* F# v7 o) m4 Q4 e0 a
: Q( q7 _/ V2 t. L2 g- M7 B
即使破碎,也要追寻瞬间繁华与灿烂。 . C& R5 x9 c, h; ^( F+ O
# r* h2 i4 S2 u9 |
这样的美实,犹如扑火的飞蛾。/ L/ e/ n8 Y7 U ]9 u
6 O- j' \$ ]5 j( w0 d% U% t4 i
这样的美实,德曼从未见过,
' v# S0 w h: e! C+ v2 f) {; W6 D6 u) k6 ?6 P# `* M- \
这样的美实,德曼无从防备。
8 J8 K+ Z7 D- R1 i2 K8 g) M) O& a% U Y0 ^( d8 | c M% Z
进攻,是最佳的防守——德曼派率先出手。她承担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先出招,或许能够抢得先机,却也容易露出破绽。这无疑给对手提供了绝佳的反扑时机。又或许,先出招更有利于对手快速、有效而果决地回击,最终一招制胜。, s) d1 e* j4 S
- C- {& g& H4 F: R/ k 德曼和美实,清楚彼此的劣势。) P7 [4 \8 f4 P7 t" W/ T
6 j, r: F) [! N: @+ o1 c8 p 德曼,政治根基薄弱——兵部、和白会议均为美实掌控。, ^ F; ]. U( c. T P; ]
5 O# U: P! n, Y, q; O
美实,政治势力单一——过于依赖贵族势力。
e' G) B4 k6 L3 J3 w& o7 ?8 W/ ]2 f8 I0 T' k! n' S! f: m9 k/ @
贵族势力,也是美实的双刃剑。7 ?9 t- J* W" M [2 H" Y' r9 R. F& Z
8 Q) F! l) Z3 u 租税改革、军事政变,正是着眼于两派之要害。
1 r3 ?* m- I! i& o0 [; p! E1 G+ E1 w x6 ^0 m
. o4 } }8 w2 H$ |" `# M无疾而终的租税改革
( l6 B5 C1 ?5 X4 X
$ {$ ^9 Y9 i# I6 {, L
: m3 V3 l3 e" H" O% \' c: d
( m4 `9 `1 x1 ?5 Y+ b 美实之强势,不仅源于自身之强势,更源于贵族集团之强势。为了强化政治根基,美实派紧密拥抱着贵族势力。这种选择,必然牺牲到其他势力的利益。这一点,正是德曼的机会。/ B8 I9 q! h3 g' j# B
5 h, B- f: R* ?3 a. i/ W4 t
德曼的租税改革,以降低中小贵族和平民税赋、将其转嫁于大贵族、增加大贵族税赋为主要内容。租税法案的通过,不是德曼的真正目的。孤立分化贵族势力,使美实派失去人心,打击和白会议,才是德曼的真实用意。
, O/ H3 o* Y; ?( E9 h0 F9 g: n+ u1 l% @4 Y z. Z
首先,孤立分化贵族势力。买占卖惜事件、春秋的离间计,给德曼的租税改革带来了启发。买占卖惜事件,让德曼看到贵族集团内部因实力不均衡而带来的利益矛盾。在政治、经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贵族间对资源的争夺,更是加剧了这种矛盾。春秋离间计的妙处在于,利用贵族间利益冲突的心理,瓦解对手势力,从而获取政治利益。租税改革,既破坏了美实派的势力根基,同时让德曼派获取了政治利益。
, W6 S& u! R6 E* k5 d; ~
5 O, Z: u8 r) X6 A 其次,使美实派失去人心。美实派失去的人心,正是德曼派乘机得到的。在政治、经济实力上,大贵族占据压倒性优势。然而,中小贵族与平民,在人口基数上,却是绝对多数的。租税改革,让德曼派赢得了大多数民众的民心。它让新罗百姓清楚地了解到,谁是他们切身利益的守护者,谁是国家与百姓利益的危害者。德曼派得到最大民心的同时,也让以美实派为代表的大贵族集团彻底地失去了民心。
' d' O9 K( I6 F* V6 C, S
. v& ~6 D. p! ~4 K0 e" z( x( b$ ~ 再次,打击和白会议。租税改革关系着所有百姓的切身利益。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必然引发民众对和白会议表决结果与表决体制的关注。和白会议的全体通过制,使很多造福国家百姓利益、有损大贵族利益的法案无法通过。国家之运转、进步,变相地停摆。和白会议体制,不仅严重损害着王室、百姓与国家利益,更沦为大贵族集团的制度保护伞。这次租税案,使和白会议的真面目,大白于天下 。和白会议体制,已成为王室、百姓与国家之害。废除和白会议的任务,即使现阶段无法完成,也为今后的政治体制变革打下了民心基础。9 P* J, F) c8 F, J4 f
$ ?" y4 D. \9 ?2 ~$ v
废除和白会议,实质上,是德曼为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迈出的第一步。中央集权,是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废除和白会议,是新罗王室强化王权的必然考虑。德曼所言的国家进步、政令通达,都迫切地要求和白会议体制退出历史舞台。重要的民生法案,只要有损大贵族利益,必然被否决。国家制度,已然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维护私利的“金刚罩”。然而,国家之进步,正是始于弱小利益的点滴积累。被大贵族集团把持的专断国政,使改革成为空谈,使政策不见成效,使国家裹足不前。国家不进则退的危机,威胁着新罗的每个角落,当然包括了大贵族集团。“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以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和白会议的体制问题,实质上,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日益突出的表现。就像美实说的,废除和白会议乃早晚之事。政治体制改革,不仅需要魄力与智慧,更需要过程与时间。德曼所迈出的改革第一步,是难能可贵的一步,即使其中参杂了现实的政治利益考量。+ j, m. [" L5 j+ B- g8 X& d* a" \
9 F C$ \. s7 S# N8 ]' V
正如美实所言,制度法令是把双刃剑——攻击敌人之时,也刺伤到自己。和白会议就是一例。和白会议的全员通过制,虽然阻碍了政策法令的通过与实施,却也保障着德曼政治地位的稳固。美实又一次点拨了德曼。避免制度法令成为双刃剑,是德曼新的课题。她一如既往地求教于美实,美实知无不言,却言而有尽。美实无法再把德曼当做徒弟。政治成长后的德曼,已让美实产生了危机感——它既是美实对德曼的褒赏与认可,也是战斗时刻的真正到来。豁出性命的美实,不会留下任何仁慈给政敌。
7 ~0 Q u* K4 b& _3 U0 Q% D' x, ?8 ]1 G% ]1 v- P& k7 L! e5 p* k' b1 d
美实的未尽之言,是制度法令双刃剑作用的解决之道。在我看来,制度法令双刃剑作用的存在,恰恰说明制度法令本身存在问题。这些问题,让制度法令先天有了负面效用空间。另一方面,制度法令的负面效用,需要制度法令的制定、实施者运用政治智慧加以避免、克服。$ {* C8 P) T% X8 v) d7 i6 `
8 |8 z% @% X* c; Y
美实不再给出答案,德曼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政治实践中找出问题的解决之道。
8 P o( B+ M3 z3 d( Z6 d8 h; Q1 I, Q
这既是种政治独立,更是种政治成熟。. ~* b: z; T( ?% ?/ N: h) U
$ _6 a& A( }; a& g5 U. x. Y 德曼,必须有脱离美实指导的一天。否则,她永远无法成为超越美实的政治家。
, h6 {0 a& d" z6 u9 I
+ x3 P8 g( |; j8 B3 s; R' t5 D 租税改革这张牌,若在政局平稳之时打出,是张好牌。德曼的计策,着眼于长远。真正见效,尚需时日。如今,王位争夺已然白热化,而且德曼面对的敌人,是高手美实。时间与效率,成为此时战争的关键。租税改革的策略,恰恰失误于这两点。1 x. P, x7 S0 m" i& Y' H5 v6 |
$ e L# F i, o" T# w! X
此时的策略,应该做到三个字:快、狠、准,即一招致命。
1 p0 }$ q' d, O) h) f8 E- f: m, W
在这一点上,美实更加老辣。
) N7 L4 a7 n. R/ A/ u3 J. `/ H
* L ?% \& b3 G" A6 i 气定神闲的美实,没做随对手起舞的无用功。$ J) V/ ?) ~8 h# l7 O2 y7 I
% ~9 n9 i: o) p3 J$ s
美实之策略,已然于心。
0 B. k% | @3 \3 m! h8 {) P0 R& Q: \/ Z- f* E8 ? F
美实,真正“心静”——“我心胜敌心”。% {& t( f# y+ f, K3 S& w" e
7 {# a) M [0 ^1 A) F, }
美实的制敌之策,真正做到——快、狠、准。# }2 n1 n" N7 E9 R. l# E
" R$ h6 [9 f) Y" b5 T 0 N" B0 B, r# u' v
, ~' ]1 }& T, y, Y9 G% G猝不及防的军事政变 % `' p' l) u& I
9 X! i( C+ S n, u8 C* h( ~+ b
& K% T) N9 Z1 a; b- z2 H
9 J5 A* n" \$ G- b$ c
军事政变,既是美实的王位争夺之策,更是美实应对德曼租税改革的回击之策。' [( p9 c4 Y3 q# G7 B* J
% A; v) b. M# Q
租税改革对美实派所依赖的贵族势力,虽不至马上产生影响,却也产生了动摇、质疑之声。 德曼之策,直击美实要害——贵族集团是美实派的实力后盾。快速、果断、强制的军事政变,在于遏制租税改革给贵族集团带来的负面效应,喝止中小贵族与平民阶层造次,将美实派的政治危机扼杀于摇篮之中。这是政变的第一层目的。
0 }, H. K( b# [
& M8 P; M+ S/ M: i# U 美实为王,不为贵族所乐见。贵族集团利益,实质上,与王权利益冲突。如今贵族之强势,源于王权之弱势。美实为王,必然强化王权。这对贵族集团利益的威胁,丝毫不亚于真兴王时代。在王位问题上选择美实,必然有损贵族集团利益。王权的强化,意味着贵族权力的弱化。王权得到的,意味贵族失去的。与其选择美实的强大,不如选择德曼公主的弱势。切断贵族集团的选择余地,强迫他们接受美实为王的事实,这是政变的第二层目的。# o- R* h3 v* P4 P3 c) X
$ y2 o+ T( @1 {' l9 ^; J 如今的德曼,虽然羽翼未丰,却潜力无穷。没真正崛起的德曼,已是美实现实不小的威胁 。美实的政治觉醒,已经过晚。流逝的光阴,实际上,就是宝贵的战略先机。 它让德曼有了乘势崛起的时间、空间。实质上,时间就是笔巨大的政治资源。德曼派,为青壮派;美实派,却为老迈派。美实派,等不起;德曼派,等得起。 此次王位争夺,如果美实派反应迟缓、无法一击致命,那么,德曼时代必不远矣。 即使此时的美实仍然无敌,却诞生了具备足够政治能量的对手——德曼公主。彻底打击、粉碎德曼势力,遏制德曼公主做大的机会,是政变的第三层目的。 7 P0 F* ]- y' |! `0 \7 z
/ s: L. M8 B5 p4 q- @: j$ l3 r. t
美实,不愧政变老手。此次政变计划在环节衔接、心机算计、人心掌握上,都极为娴熟老练。军事政变,发挥的,是美实最强的政治武器、优势;打击的,是德曼最弱的政治软肋、劣势。成效自是显著。美实之局,设计精密、环环相扣、运筹帷幄。用卑鄙手段设计德曼派的上大等,其目的不在于让和白会议通过罢黜德曼公主插手政务的法令,而是为了使其成为诱使庾信、阙川武力闯入列仙阁的绝佳诱饵。只要德曼派先行使用武力,就有了薛原武力对抗介入的名分。两军对垒,运用美实派人为制造的嫁祸伎俩,将军事冲突中美实派的损伤扩大化,给美实派镇压伪造政变的强大名分。此时的美实运用兵部兵力控制政局,顺利成章。
2 q4 I. H2 K9 \, U, K) `+ E, y: I' y6 A
然而,美实的兵部兵力,只能暂时确保政变成功、控制局势。若要彻底打击王室、获取王位,她必须借用周真公驻扎于上州亭的精锐兵力。
. Z8 @6 ^$ U! u
8 g3 D3 h+ i! P2 ~& u/ E; W 周真公,成为美实政变成功的“镇山石”。
! N" X$ V0 K$ @6 o* K! `5 n1 |- w2 ^, O4 l% E, ~3 Y* k
周真公,成为德曼必须得到的政治武器。1 Y5 E6 a# Q( {- r% P
& G4 n8 x5 _- k/ _$ I% H% |$ m' b 卑鄙地让人咬牙切齿,这是政变计划成功的关键。卑鄙,是诱使庾信、阙川入局的决定点。只要德曼派入局,注定会带来美实派此次军事政变的初步胜利。卑鄙的目的,在于愤怒;愤怒,为了产生错误。极度愤怒,更易使人丧失理智与判断。极度愤怒,需要极度卑鄙。这就是美实说的,“卑鄙地让人咬牙切齿”之真实用意。
( |! H) }9 v% z6 ~/ A+ [/ f1 r
% n# n( y. [$ o% a+ `7 \' N 紧急召开的和白会议,选在德曼离宫之时——德曼派暂时脱离德曼的掌控,德曼无法第一时间下达准确指令。对局势的审度与掌握,全凭庾信、阙川判断。春秋,对和白会议违反程序、利用卑鄙手段通过罢黜公主参与政务之做法,见解通透。对此,美实自是了然于心。和白会议的卑鄙,只是“引君入瓮”的诱饵。这一点,因为愤怒,庾信、阙川没有看透;因为错判,德曼在大局已定时才看透;因为了解,毗昙第一时间已然看透。德曼看透之时,为时已晚;毗昙看透之时,身不由己。
( M" ~; w6 ~/ e( ]
0 c2 }) p0 |& X) ^% V% C8 a( K8 X1 ^ 美实,将各种可能纳入计划,包括了失败。这是美实政治成熟的表现。任何算计,有必然,必有偶然。人为努力,可以降低偶然,却无法彻底消灭偶然。美实,考虑到了这一点。政治成熟,不仅确保战果的扩大,更能最大限度保存有生力量,给自己留下退路。这不只是对本人负责,更是对忠心追随自己的部众负责。参与计划的他们,是将身家性命交付与你的。这些会全部成为政变策划、指挥者不容懈怠的责任。$ h5 q9 N0 @7 o$ u$ v
$ q# Z; C' J* E0 I* w0 f
相比而言,德曼一早排除美实的政变可能,正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现。她的失误,将给德曼派带来何种可怕后果,德曼自会领教,也必须领教。政治斗争的一次决策失误,带来的,甚至是灭顶之灾。这次失败,对德曼而言,是最好的教训。 美实,成为德曼最好的政治导师。她一次次地让德曼犯下过错,一次次地逼迫德曼正视错误,又一次次地引导德曼走出错误。军事政变,或许,是美实给德曼最后的教导,也是美实为德曼准备的政治毕业考,更是师生间最后的巅峰对决。
) Y( @' n2 I }: N& o5 Q- Z. }
美实做好失败准备,并非不自信,而是对德曼能力的认可、信任。任何计划,不可能命中注定成功。它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人,只能尽可能适应客观现实。德曼,是遇强则强的人。挫折,会激发她的政治潜能。这一点,或许,德曼不很了解;先知先觉、了解徒弟的美实,却是明镜似地清楚。此时的美实,或许会惯性地教导德曼,理智上,却已将德曼当做能力平等的政敌。和白会议后,德曼真心请教美实“制度法令双刃剑”问题。最初,美实习惯性地侃侃而谈,醒悟过后已然迅速武装。此时的美实,不是德曼的老师,而是真正的对手。1 Q" }+ J7 X" G. _, G
6 ]' V+ B; v, R( k b- V) k) i
政变计划之变数,正是德曼派下手之缝隙——周真公。! T A1 { W; f, C
$ ^' u2 V0 g7 w# X$ } 周真公家门,属于中小贵族。德曼的租税改革,符合其政治利益。他选择美实,是屈从于徐罗伐的政治现实。德曼之智谋,周真公必然看在眼里。无疾而终的租税改革,却变相地凸显了美实实力之强大、王室实力之羸弱。政治世界,弱肉强食。良禽择木而栖,是周真公自认明智的选择。周真公的选择,是对美实实力的信任,对德曼实力的不信任。( p$ u7 w0 i4 @/ j2 _
: I5 {% [8 Q. r2 T 或许,周真公的心,被德曼之用心所动摇。
2 y3 O0 q% r$ O; z% m
1 X2 q4 j3 o3 V! j 然而,周真公的身,被美实之实力所左右。; t1 p, U2 j) X& P4 h5 ^5 {
" q! S' N' M8 t% P @
周真公虽属于中小贵族集团,却拥有距离徐罗伐最近的精锐兵力。美实得到此人,坐拥巨大优势。然而,优势也会成劣势。周真公敏感又重要的政治地位,让其举动纳入各方势力的掌控范围。廉宗的监视、德曼派的关注,都是最佳印证。他的异常举动,让德曼、廉宗迅速察觉美实的真实意图。此外,周真公的兵力,有贻误战机的风险——部队驻扎于城外。大部队进发途中,存在各种变数。
* q+ h ]" c% ~$ A- s4 M' g
3 k q5 N2 b/ ?- P- c 时间就是战机。
4 f( n5 ~: l/ I! @( f' N* w
9 L% N9 w7 b+ f# y. `# Y6 ` 缝隙,就在这里产生。
7 z# u9 k0 s% D1 O0 o+ Y* K) ^$ [3 o% T( \
周真公之于美实,犹如庾信、阙川之于德曼,暂时脱离美实的掌控。
. t8 d( K5 j4 P$ ]; D4 i3 l0 a# f* L5 U) A9 m
危机之转机,对德曼派而言,正潜藏于此。2 P2 Z j( i* L4 \* N
" O# x) V9 Q# m5 F6 \! k2 i% o6 j* T! Y
疑窦丛生的政治悬念
. i% f4 a8 |, k, @( j5 O7 W# a& |: v' E
9 b+ c3 ?2 e' F6 R; P- e 军事政变计划,美实派的分工,十分明确。夏宗出马,设计舒玄公;薛原出马,设计龙春公。这些手段,是美实的放饵之策。指使廉宗摆平毗昙,美实亲自出马。耐人寻味的,正是此次美实的举动。借由美生之口,美实对廉宗应早已了解。廉宗之精明,美实不会毫无防备。美实之缜密心思,在政变计划中,更是一览无遗。强大的美实亲自出马,只为安排毗昙的去处,必会引起廉宗对美实与毗昙关系的怀疑。先知先觉的美实,难道没想到?美实这样做的真实用意何在?; b4 v$ z! \" V' I& U/ g' `$ k
% {! D' z1 M3 q S3 Z0 }2 }
美实的军事政变,有着充分准备,其中包括失败后美实派的退路。第44集,为了抚平失败风险下的不安,美实指派薛原得到两个锦囊。两个锦囊,有着何种意义?它们能确保美实派全身而退吗?做到此点,如何确保?美实失败的后路,还放在毗昙身上。对于毗昙,美实有着何种安排、算计?毗昙,会随美实起舞吗?美实的计划,对毗昙有何种影响?
: a' o( }$ T, \" X3 M) o
$ I. g1 C9 y. T8 e! L 这些疑问,期待编剧给出解答!
/ m/ m2 b: \6 d& n2 a
P/ U# ]' J3 m# g; k; M 德曼为阻止庾信、阙川入局,带着春秋,贸然入宫。( S' K; e1 w8 J
% G) H! s; z3 Y5 q8 _ 身处险境,德曼、春秋幡然醒悟——美实政变。
z4 w# ~5 V1 X3 z/ a* E, n
6 H/ h) K4 l, C2 H8 s 危机,正式到来。
( z: I. X" }* y; e
& Q6 Y. {- I) n 第45-46集,就看德曼、春秋如何转危为安、绝地反击!$ s0 a5 m L2 u4 j
$ b( `* x" k4 X! ~4 c 无限期待政变进程的ulysess2009 !
& m5 Q9 o* |6 V# J8 W! C. p3 F
' Z9 a) g# h; v) Z4 }( @[ 本帖最后由 ulysess2009 于 2010-4-7 03:04 编辑 ] |
|